“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果然不愧是在开国之前便已经存在的家族,底蕴就是深厚。”
“如今又出现了昭勇伯这等天纵奇才,恐怕用不了多久,金陵贾家又将成为我大乾最鼎盛的家族之一了。”观礼的宾客之中,吏部尚书下意识的感叹道。
而他的话如此武断,但是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反驳,反而是让不少人赞同的点了点头。
有着如此多年轻上进的后辈,还有贾钰这棵已经成长起来的参天大树,这样的家族,今后又怎么会不兴盛呢?
这也让众人再次在心中下定决心,金陵贾家的崛起之势已经势不可挡,今后他们即便是不能与金陵贾家交好,那也尽量不能得罪才是。
不过就在这时,旁边的兵部尚书却笑道:“谁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这旁边不就有条已经死了,而且还快要僵了的虫吗?”
众人顺着兵部尚书的目光看去,看到的正是贾家在京城的八房,瞬间无语了。
不过兵部尚书说的倒也不错,如今的京城贾家,确实已经和僵硬差不多了。
老一辈的权贵之人已经全部离世,仅剩下的贾母,如今也没了国公夫人的诰命。
中年一辈,贾敬贾赦当初或许还算是个人物,但如今却是一个隐居道观,专心修道,另一个足不出户,一心玩乐。
最“出息”的贾政,如今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小官,这里随便拉出去一个人,他都得行礼叫声大人。
至于年轻一辈就更不用说了,一个“衔玉而生的祥瑞”,直接将京城贾家的年轻一辈水准拉到了水平线以下。
仅有几个有官身的,还是花银子买来的虚职。
只有一个贾琏,因为之前在奉天殿内的表现,稍微让他们刮目相看了一下,结果今日还没来。
请问这样的家族,还能有什么未来?
而这个时候,在贾牧的带领下,祭祀已经开始了。
虽然贾珍是族长,但贾牧是主宗,而且这里是昭勇伯府,所以此次祭祀的主祭,自然是由贾牧担任。
当然,贾珍也是乐得如此,毕竟他现在,光是在原地站着,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了。
随后在众宾客的注视下,金陵京城两支贾家后人,先后完成了对祖宗的祭拜。
而他们,也先后选出了今后各自家族的族长。
京城贾家的族长,自然还是贾珍。
而金陵贾家的族长,则是由贾钰的父亲贾牧担任。
至于财产家业什么的,因为在当时京城八房迁移到京城时,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划分,所以也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
等到这些结束之后,户部尚书则是亲自出面,见证此次分宗的合法性。
从今以后,京城贾家与金陵贾家,便再也没有半点关系了,成为了只是同姓,但是却毫无关系的两个家族。
随着分宗结束,来此的宾客都送上了自己带来的赠礼。
当然,都不是太丰厚,只是按照习俗来做,来表达自己对新家族支持的心意。
不过就在这时,不远处却传来一声高呼:“大皇子殿下祝贺伯爷分宗,特送来贺礼。”
“赠黄金千两,白银万两,良田千顷。”
下人的宣读声,让众宾客纷纷朝着大皇子投去惊讶的目光。
就连贾牧和那些金陵贾家的子弟,都露出了非常惊讶的表情。
虽然都知道大皇子与贾钰关系要好,但是也用不着这么大手笔吧。
黄金千两,白银万两就先不说了,只要是钱,就总有花完的那一天。
但那千顷良田可就不是普通的礼物了,一顷等于一百亩,千顷就是十万亩良田,这完全可以作为家族的一种底蕴了,是有银子也不一定能弄来的好东西。
将来哪怕是家族没落了,只要这些良田还在,那就是衣食无忧,可见大皇子对贾钰的看重。
“为兄的一点小心意,子鉴可还满意。”大皇子直接无视了众人惊讶的表情,轻声笑道。
“微臣叩谢殿下赏赐。”贾钰连忙行礼道谢。
这哪里是一点小心意,简直是天大的心意啊。
这份贺礼,简直比他封伯爵时获得的封赏还要丰厚。
如果这都算是一点小心意,那他之前获得的封赏算什么?
而贾母的脸色则是有些难看。
分宗之后,亲朋好友对新家族赠送一些礼品表示支持她可以理解。
对昭勇伯府赠礼的人络绎不绝,赠送给他们荣国府的礼品却寥寥无几,她也可以理解,毕竟这里是贾钰的主场,而且他们荣国府家大业大的,也不缺这三瓜两枣的。
但大皇子这是什么意思,直接把赠礼改成了贺礼,这是在祝贺金陵贾家与京城贾家分宗吗?
而且送来的贺礼还如此丰厚,简直就是摆明了说,他大力支持金陵贾家与京城贾家分宗,这意欲何为?
贾牧则是在这时,向四周行礼道:“感谢各位贵客百忙之中,来此做个见证。”
“如今时辰已经不早了,我已经让人备好了宴席,还请各位贵客可以赏脸。”
“如此就多谢了。”牛继宗笑道,其他人也是纷纷道谢。
毕竟他们都是带着礼品来看热闹的,吃一顿饭再走也不算亏。
“殿下请。”
对于大皇子,贾钰自然是亲自接待。
“请。”大皇子笑着点了点头。
而贾牧则是看向了贾母一行人:“老太太要留下吃饭吗?”
贾母自然听出了贾牧送客的语气,当即冷哼一声:“用不着,我们荣国府还不缺这一口吃的。”
说完之后,便带着京城贾家的族人离开了昭勇伯府。
……
“恭喜贤弟得偿所愿了,今日定要好好庆祝一番。”酒桌上,大皇子举杯笑道。
“谢殿下。”贾钰共同举杯。
今日,总算是解决了他一个心腹大患啊,起码在短时间内,不用担心朝廷会对他们下手了。
至于以后,随着他成长起来,那就更不用怕了。
而留下享用宴席的宾客们,因为看了一出好戏,所以心情也很是不错,气氛很是热闹。
与此同时,在贾厉的暗中推动下,贾家分宗的消息,也逐渐在京城内传播了起来。
荣国府为了袒护冒犯公主威仪的贾宝玉,主动向贾家主宗提出分宗的事情起因,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与之相比,反倒是宫中的传播速度慢了许多,尤其是后宫那种地方,一直以来消息都比较闭塞。
直到这个时候,甄老太妃才从闲聊的宫女口中,得知了贾母为救贾宝玉,自愿放弃诰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