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苏家武学,拳风震场惊众人(1 / 1)

战机的轰鸣声彻底消失在天际,红、蓝烟迹在苏家村上空凝成淡淡的印记,如同天空遗落的勋章。

祠堂广场上的欢呼声渐渐平息,却带着一种意犹未尽的亢奋,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激动的红晕,连呼吸都带着些微的颤抖。

苏博文走到祠堂门口的广播台前,清了清嗓子。

那略显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声音透过喇叭传遍全村,瞬间压过了残余的喧闹: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刚才的战机表演,是国家对我们苏家儿郎的肯定,更是对所有保家卫国英雄的礼赞!”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骄傲:“咱们苏家,几百年传承‘忠勇传家’的祖训,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今天,借着这股子喜气,我们苏家的晚辈们,也想给大家露一手——接下来,由苏氏宗族子弟为大家献上一段‘苏家拳’表演,让各位瞧瞧我们苏家的精气神!”

“好!”人群中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刚才被战机震撼到的情绪瞬间找到了新的宣泄口。

直播镜头立刻对准祠堂前的空地——那里早已清理干净,三十多位身着统一练功服的苏家子弟正列队站好。

他们中有十五六岁的少年,也有三十多岁的青壮年,甚至还有几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个个脊背挺直,眼神清亮,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终于等到了!”之前那位穿汉服的主播激动地调整镜头,“早上就听说苏家要表演武术,我还以为被战机抢了风头要取消呢!”

弹幕瞬间刷屏:

“苏家拳?是刚才小不点比划的那种吗?”

“看这架势不简单啊!个个站得跟标枪似的!”

“那个扎马尾的小姐姐我见过!早上搬桌子的时候,一个人扛着实木八仙桌健步如飞!”

“我爷爷说真正的传统武术讲究‘练气’,不是花架子!希望苏家别让人失望!”

苏博文对着列队的子弟们点了点头,高声喊道:“起势!”

三十多人同时抱拳,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拳心相对,动作整齐划一,连袖口摆动的幅度都分毫不差。

“哈!”随着一声齐喝,众人同时踏出右脚,马步扎得稳稳当当,青石板地面仿佛都被震得微微发颤。

第一式“开门见山”,拳风凌厉,直取前方,却在距离地面寸许处骤然收势,带出的劲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打了个旋儿才缓缓落下。

“好!”围观的群众里有懂行的,立刻高声叫好。

战鹰小队的队员们看得目不转睛。

猴子摸着下巴,咂咂称奇:“这马步够稳的啊!比咱们部队那些侦察兵的考核时标准多了!”

大熊点头附和:“你看他们的呼吸节奏,出拳时呼气,收拳时吸气,跟周默说的古法吐纳术一模一样!”

周默的目光落在队伍中一个小姑娘身上——那姑娘看起来才十三四岁,出拳时却力道十足,拳头带起的风声清晰可闻。

他忽然想起早上看到的场景:这小姑娘一脚踹在木桩上,那碗口粗的木桩竟晃了晃。

“不是花架子。”周默低声道,“他们的发力方式很特别,是从腰腹带动四肢,典型的内家拳路数。”

表演仍在继续。

“苏秦背剑”“野马分鬃”“双峰贯耳”……一套套拳法行云流水,招式虽不花哨,却招招见功。

三十多人的动作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转身时衣袂翻飞的弧度都丝毫不差,仿佛排练了千百遍。

当演到“横扫千军”时,众人同时出腿,裤腿带起的劲风汇聚在一起,竟吹得前排观众的头发向后飘起。

“我的天!这力道!”前排有记者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摄像机都差点拿不稳。

网络直播间的弹幕彻底炸了:

“刚才那腿法!我暂停看了!脚背绷得跟钢板似的!”

“注意看地面!他们落脚的地方,青石板上有淡淡的白痕!那是鞋跟磨出来的!”

“我爸是武术教练!他说这绝对是童子功!没有二十年功底打不出这气势!”

“那个穿白衣服的小伙子!他拳头捏紧时,手背青筋都没爆!这是把力道收在骨子里了!”

表演进入高潮,三十多位子弟突然变换阵型,以祠堂为中心围成一个圆圈。

随着苏博文一声“合”,众人同时出拳,拳头击向虚空,却发出整齐划一的“嘭”声,如同闷雷滚过广场。

‘聚气拳’!

苏寒虽然小时候不爱练武,却对苏家拳法的口诀烂熟于心。

这“聚气拳”讲究“一人为点,众人成面”,将所有人的内劲汇聚在一起,看似是表演,实则是在演练团战的配合——

就像战场上的士兵,既要单兵作战勇猛,更要懂得协同作战。

圆圈中央,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突然走出队列。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练功服,身形瘦削,却腰杆笔直,正是早上演示硬气功的那位族老。

………………

白天有事,赶出来今天的先更新了!明晚凌晨才有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