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汉东局势风云突变!(1 / 1)

陆保川愕然地抬起头。

这番话出乎他的预料,他没想到会这么快。

因为,涉及到这种发展大战略的调整与部署,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经过反复的探讨研究,不会这么快拿到会上讨论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切都要慎重,需要慢慢来调整的。

这次的速度,确实出乎他的预料,也又一次让他见识到了领导们的魄力。

随后,陆保川马上想到了汉东的局势。

何院长的这番话,势必又会掀起巨大的波澜。

停顿了一下后,陆仕学看着他,继续说道“保川,你近期的表现让何院长很满意,他还托我给你带几句话!”

“这次回到京州后,希望你大胆创新,敢于不断尝试,步子还可以迈得大一些。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可以按照这份报告,大胆的执行你的规划思路。”

“必要时拿出当仁不让气魄来,要勇于担起更重的发展责任。”

“最后,何院长还笑着说了句,保川同志不能只说不练啊,实践才能出真知,我很期待他的未来表现!”

坏事了!

这次又表现过头了!

陆保川还真不是故意的,这次无意中又把李达康给坑了!

达康书记啊,这次真的不是故意的!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天他的亮眼表现,超过大领导们的心理预期。

这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

以后汉东成为经济改革的试点,那么自然需要精兵强将去执行。

首先,刘省长即将退休,肯定是不能主持这个改革大任的,有可能提前一个月退休。

还有,京州市市委书记的位置,也会换人。

高育良肯定也会外调。

牵一发而动全身!

汉东省领导班子,即将面临大的调整。

一下子空出来这么多重要的岗位,势必会引来多方参与进来博弈。

无形中,又给汉东的政局加了一把大火。

想想前几天,陆保川还信誓旦旦的跟老丈人保证。

如果真的出现了变数,他负责出面托底。

没想到,他自己居然就是那个最大的变数。

当初,他跟高育良说过最少还有两个月的缓冲期,这也是他的心理预期。

因为,他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在副书记这个职位上,还没有干出实打实的成绩。

看来还是预计的太乐观了。

何院长说出的这番话,已经是明示了,一个月时间估计都不会有了。

陆保川眉头微皱,看向陆仕学说道“爸,今天我又出风头了,一些原定的计划被打乱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汉东平稳的局势,又出现了巨大的变数。”

“这些变化,会不会影响到您的布局?”

陆仕学摇摇头,内心很满意他的表现。

一般人得到何院长的夸奖,第一反应肯定是非常兴奋,有些人甚至会因此得意忘形。

但是,自家儿子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考虑对局势的影响。

这就是一种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保川,你有点资格了,有成为一名政治家的潜质!”

“水无常形,人无常势,政治局势的变化是正常的!这风平浪静之下,总是暗流涌动。就算是没有你的介入,汉东的局势也是要变的。”

“今天你的表现,只是加剧了这种变化。再说了,你递交报告前,不是跟我说过你的想法嘛,对于这些事我是早有预料,不必有心理负担。”

说完这番话后,陆仕学露出了微笑。

相比于儿子的成长,一时的得失,甚至是一城一池的得失,都没有那么重要。

陆保川上交的那份报告,他很清楚其价值。

一旦正式执行,汉东未来肯定会进入高速发展期,再次上升一个台阶都有可能。

它就会变成一个香饽饽。

想要搭上这趟高速列车的人太多了,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能上车的话,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这件事,有利有弊,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上车的人多了,以后这些人去了汉东,可能会让那里的政治局势变得复杂一些。

但是,相应的,获得的政治上的收益同样不小。

还能起到团结一部分同志的作用。

汉东从来不是陆家的基本盘。

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演化的,哪有一上来就妄想吃独食的。

陆保川正式主政汉东的时候,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时候。

如今,他们的想法是吸纳一些人进来,共同发展汉东,将这个大蛋糕继续做大。

想到这,陆仕学站起身,语重心长的说道“保川,你来说说,如今对于汉东来说什么最重要?”

“大局稳定最重要!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期,只要保持政局稳定,就能执行各项政策,....”陆保川详细的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发展最重要!”

“这个包含你主政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样也包含你自身的发展。”

“能力越大,组织上赋予的担子就越重,担任的职位越高,相应的手中的权力就越大!要时刻警醒自己,千万不能沉迷于权术。”

“这一点你要牢记!政治斗争,永远都只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不能把它作为最终目标。”

“任何时候,都不要本末倒置,否则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有容人之量,最终才能干成大事。”

不管过去还是将来,能够空降汉东的人都不简单。身上的各种资源非常雄厚,远超一般人。如果能够用人得当,可以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如何做到量才使用。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个位置上,就要学会因势利导,更要学会团结班子里的同事。

大家一起形成合力,共同走向一种良性竞争。

千万不能重蹈覆辙!

上边对之前的汉东政局并不满意,因为有陷入无限争斗的风险。

沙瑞金空降汉东这么久了,竟然从始至终没有关注过,全省经济发展的大事项。

京州光明峰项目总投资280亿,建成后就会成为京州的经济新区。

这么重要的项目,他也一直都没有关注过。

他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到了无限斗争上去了,这种表现上边又怎么会满意呢?

所以,像这种人事变动,上边也是谋划已久,待时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