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殿中惊王 线搭医王(1 / 1)

国王正昏沉间,忽闻那声音粗粝如砂纸磨石,再抬眼瞧去——

只见来者尖嘴猴腮,金睛火眼瞪得溜圆,额上绒毛根根倒竖,竟像是从山精洞里钻出来的怪物!

当下吓得魂飞魄散,"哎哟"一声从龙床上直挺挺跌下来,锦袍下摆被龙涎香炉勾住。

连带着打翻了案上的玉盏,琥珀色的药汁溅得满地都是。

一众女官内宦慌作一团,有的抢着去扶国王,有的跪地上拾碎瓷片,七手八脚将他架起时。

国王早已面如金纸,牙关打颤,被簇拥着往寝宫去的路上。

只剩得气若游丝的念叨:"吓杀寡人也!这泼猴模样,是来索命还是来治病......"

殿上众臣本就,因皇榜被揭心有不满,此刻见国王受惊,顿时炸开了锅。

吏部尚书往前一步,指着孙悟空怒斥:"你这游方僧人,怎如此不知规矩!金銮殿岂是撒野之地?

擅揭皇榜已是大罪,还敢惊吓君王,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旁边几位老臣,也跟着附和,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孙悟空脸上:"便是有通天本事,也该懂君臣之礼。

这般粗鲁莽撞,休说诊病,先治你个欺君之罪!"

孙悟空却毫不在意,反而拍着胸脯朗声笑道:"诸位大人错怪老孙了!

若像你们这般,请来的太医只敢隔着纱帘望几眼,连脉象都不敢细摸,莫说三年,便是熬上一千年,这病也休想除根!"

"放肆!"户部侍郎气得白须乱抖,"人生不过百年阳寿,怎经得起你这般咒君王千年不愈?"

"非是咒他,"孙悟空眼珠一转,声音陡然拔高,"他如今是病骨支离的活君,真要熬不过去。

便是阴曹地府里的病鬼,来世投了胎,这病根怕还带着,可不是生生世世的病人?

如此说来,千年不好也不算虚言!"

"你这和尚满嘴胡吣!"

兵部尚书怒喝着就要叫侍卫,"竟敢在金殿上咒骂君王,当斩!"

"休得动怒!"孙悟空忽然敛了笑容,竖起一根手指道,"我这可不是胡言——"

说罢清了清嗓子,竟吟出一段医诀来: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

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病源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

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话音刚落,殿角忽有几人抚掌赞叹,原是太医院的院判与几位御医。

那院判越众而出,对着孙悟空拱手道:"长老这几句说得透彻!'望闻问切'正是医家根本。

《难经》里说的'神圣功巧',可不就是这般道理?看来长老确有真本事!"

众臣听太医都这般说,气焰顿时矮了半截。

宰相沉吟片刻,吩咐近侍官:"你速去寝宫回禀万岁,就说这位孙长老愿依望闻问切之法,为万岁诊病用药。"

谁知那国王在寝宫里,正捂着心口呻吟,听闻要传那"妖怪和尚"进来,顿时吓得连连摆手:"快叫他走!

寡人见不得这等,怪模怪样的生人,再看一眼,只怕当场就要闭过气去......

吓杀我也,吓杀我也......"

近侍官只得又折回殿上,对着孙悟空摊手道:"长老,我王实在怕了你的模样,叫你暂且离去吧。"

孙悟空闻言却笑了:"不见面也无妨,老孙我还会一手'悬丝诊脉'的本事!"

众臣闻言皆是一惊,互相递着眼色——这悬丝诊脉只在古书上见过。

说是上古神医能隔着几丈远,用丝线搭在病人腕上诊病,却从未有人亲眼见过。

当下都来了兴致,催着近侍官:"快再去禀奏万岁,就说长老有此法子,无需见面便能诊脉!"

近侍官第三次进寝宫时,国王正被病痛折磨得辗转反侧。

听闻不用见面,倒来了几分好奇——毕竟病了三年,什么法子都试过了,不妨再信这和尚一回?

于是强撑着道:"既如此,便叫他进来吧......"

谁知孙悟空,刚转身要往寝宫去,却见唐僧从殿外,慌慌张张进来。

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你这泼猴!早晚要把我害死!"

"师父这是为何?"

孙悟空摸了摸后脑勺,"徒儿我正想为你挣些颜面,怎倒说我害你?"

"你跟着我这几年,除了打杀妖精,何时懂什么医术?"

唐僧气得直跺脚,"连《素问》《本草》都没翻过,竟敢在金銮殿上夸海口。

若是治坏了国王,咱们师徒几个都要被剥皮剜心!"

"师父莫恼,莫恼!"

孙悟空连忙摇手,"我虽没读过那些医书,却有几个祖传的草头方,保管药到病除!

便是真有差池,顶多定个庸医杀人的罪名,依着大唐律法,也罪不至死不是?

您且在这殿上歇着,看徒儿露一手!"

"你......你可知《黄帝内经》讲的是阴阳五行,《脉诀》里说的浮、沉、迟、数?"唐僧还在追问,额上已急出一层汗。

孙悟空却从耳后摸了摸,拔下三根毫毛,往掌心一捻,低喝一声"变"!

顿时化作三根金灿灿的丝线,每根都有二丈四尺长,丝线末端还隐隐泛着珠光。

"管他什么医经脉诀,"

他将金线递到,唐僧眼前晃了晃,"老孙有这宝贝在手,悬丝诊脉还不是易如反掌?"

旁边的近侍官,早已等得心急,连忙上前道:"长老既有这般神通,快随我去后宫吧,万岁还在等着呢!"

孙悟空这才笑嘻嘻地,对唐僧作了个揖,跟着近侍官往后宫去了。

话说那孙悟空跟着,近侍官穿过层层宫苑,来到内院寝宫门前。

他停下脚步,从袖中取出三根莹润的金线,递与一旁侍立的宦官。

沉声吩咐道:“劳烦公公将这金线系在陛下左手腕的寸、关、尺三脉之上。

另一头从窗棂,穿出来给我,切记不可惊动陛下。”

那宦官不敢怠慢,依言轻手轻脚进了寝宫。

只见国王斜倚在龙床上,面色虽带几分憔悴,眉宇间仍存着帝王威仪。

宦官趋步上前,低声奏明缘由,而后小心翼翼地将三根金线,依次系在国王左手的寸脉、关脉、尺脉处。

又将线头,轻轻从窗纸的细缝中穿出,递到门外等候的孙悟空手中。

孙悟空接过线头,神情顿时变得专注起来。

他先是以右手大拇指,轻轻托起食指,凝神搭在寸脉的线端,指尖随着金线的微颤细细体察;

片刻后,又换作中指按在大指之上,移至关脉处,闭目感受那若有若无的搏动;

末了,再以大指轻托无名指,探向尺脉的线头,指尖起落间,将那浮中沉、沉中浮的脉象变化一一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