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接住绣球 点为驸马(1 / 1)

话说那天竺国国王,素来痴迷山水花卉,御花园中四季繁花不断,奇珍异草常开不败。

前年一个清辉遍洒的月夜,他携着后妃、公主在园中赏花品茗,谁知不知怎地惹上了一个妖怪。

那妖怪手段厉害,竟将真公主掳走藏了起来,自己则摇身一变,化作公主模样,堂而皇之地在王宫中住了下来。

每日里模仿着真公主的言行举止,倒也瞒过了众人耳目。

这妖怪久闻唐僧乃十世修行的罗汉,身有真阳,若能与之匹配,采得真阳,便可修得太乙上仙。

近来听闻唐僧师徒已到天竺国地界,心中暗喜,便借着公主尚未婚配的由头。

假说要以抛绣球的方式择婿,让国王动用国库财力。

在十字街口搭起一座八窗玲珑的彩楼,只等唐僧到来。

这日午时三刻,正是绣球抛洒的吉时。

那妖怪化作的公主登上彩楼,左右侍立着六七十个胭脂绣女,个个手捧绣球,静候吩咐。

一番焚香祷告的仪式过后,妖怪眼尖,瞅见唐僧恰好挤到彩楼下,当即取过一个绣球,对准唐僧便抛了下去。

绣球不偏不倚,正打在唐僧的毗卢帽上,把帽子都打歪了。

唐僧下意识地伸手想去扶正帽子,没成想那绣球顺着势头滚进了他的衣袖里。

彩楼上的侍女们见状,立刻齐声高呼:“打着那和尚啦!打着那和尚啦!”

街上的众人听到喊声,都想抢这绣球沾点喜气,一时间纷纷朝着唐僧涌来。

孙悟空见状,大喝一声,猛地龇牙弓腰,身子“噌”地一下长得有三丈高。

再露出一副狰狞丑脸,吓得众人跌跌撞撞、魂飞魄散,四下逃窜而去。

等人群散尽,孙悟空又变回了原本的模样。

这时,彩楼上的宫娥太监们都快步走了下来,对着唐僧连连拜礼:“贵人!贵人!快请随我们去朝堂报喜。”

唐僧赶紧回礼,扶起众人后,回头瞪着孙悟空,没好气地呵斥道:“又是你这猴头在这儿捉弄我!”

孙悟空却哈哈大笑:“师父这话可就冤枉我了,那绣球是自己打在你头上,还滚进你袖里的,跟我有什么干系?”

唐僧急得眉头紧锁:“......如今闹成这般模样,却该如何是好?”

“师父且安心入宫见驾,我回驿馆和八戒、沙僧等着。

要是公主压根没打算招你,倒换了关文就回驿馆便是。

如果她真要招你做驸马,你就跟国王说‘必须得跟徒弟们吩咐一声’。

到时候我们三个也都入朝,正好趁机辨明那公主的真假。

这可是‘倚婚降怪’的妙计。”孙悟空说完,便转身回了驿馆。

唐僧无奈,被一群宫娥簇拥着来到彩楼前。

那假公主走下楼来,亲昵地搀扶着他,两人一同登上宝辇,仪仗队摆开架势,朝着王宫而去。

有个黄门官远远望见这一幕,赶紧跑进大殿奏报:“万岁,公主娘娘搀着一个和尚回来了!现在正在午门外候旨呢。”

国王一听是个和尚,心里顿时老大不高兴,本想下旨把他赶走,可又摸不准公主的心思,只好传令宣他们进殿。

不多时,假公主搀着唐僧一路走到金銮殿前,一同拜倒行礼,那模样,倒真像一对夫妻在朝拜君王。

只是一个是邪祟化身,一个是正直高僧,在此刻一同叩拜这王朝的千秋基业。

行完礼,国王召两人进殿,开口问道:“僧人从何处而来?怎么就被公主的绣球抛中了?”

唐僧连忙跪地叩拜:“贫僧奉南赡部洲大唐皇帝的钦命,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

因为有引路关文,特意来朝见大王,倒换关文。

路过十字街口的彩楼之下,没想到刚好被公主的绣球抛中了头上。

贫僧是出家之人,怎敢与金枝玉叶的公主婚配?

恳请陛下恕罪,开恩倒换关文,让贫僧能够继续赶路。

等将来拜佛求经完毕,贫僧回到我国,定会永远铭记陛下的天恩!”

国王听了,却说道:“你是东土来的圣僧,这可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

寡人的公主刚满二十岁,还未成婚,今日正是良辰吉日,所以才搭起彩楼,抛绣球招婿,没想到竟抛中了你。

朕虽说心里不太乐意,但也不知道公主是怎么想的。”

假公主连忙叩头说道:“父王,常言道‘嫁鸡随鸡,嫁犬随犬’。

女儿先前就有誓言,既然绣球抛中了圣僧,想必这是前世的缘分,今生的际遇,怎敢随意更改?自然应当招他做驸马。”

国王听公主这么说,心里反倒有些欢喜起来,当即传召钦天监的正台官。

让他择选良辰吉日,为公主操办婚事,又先降下旨意,让人采办嫁妆,还书写了御告,晓谕天下百姓。

唐僧见状,急忙大叫起来:“陛下开恩!放了贫僧吧!放了贫僧吧!”

国王顿时怒喝一声:“你这和尚太不知礼了!朕以一国之富招你为驸马。

你为何不就此享用荣华富贵,偏偏一心只要去取经!

再敢推辞,就把你推出去斩了!”

唐僧不敢再叫了,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磕头:“承蒙陛下天恩!只是贫僧一行共有四人,还有三个徒弟在外面。

如今贫僧奉旨留在这里,还没跟他们吩咐一声。

希望陛下降旨召见他们,倒换关文后,好让他们三个代替为师去取经。”

国王问道:“你的徒弟在何处?”

“都在会同馆驿暂时等候。”

国王还真就命差官前去传召,唐僧这才起身,在大殿一侧侍立着。

再说孙悟空从彩楼跟唐僧分别后,走几步就笑两声,满心欢喜地回到了驿馆。

猪八戒和沙僧迎上来,好奇地问道:“哥哥怎么这么高兴?师父呢?”

“师父有喜啦!”

猪八戒一脸疑惑:“还没到灵山,也没见着佛取到经,哪来的喜?”

“我和师父走到那十字街口,彩楼上的公主正好在抛绣球,巧得很,那绣球就砸在了师父头上。

如今师父已经和公主同乘一辆辇车,入朝做驸马去啦!”

猪八戒一听,气得捶胸顿足:“早知道这样,就该我去!

都是沙僧坏了我的好事!你要是不阻拦我,我径直跑到彩楼底下。

那绣球正好打在老猪身上,公主招我为驸马,那多美妙,多带劲啊!”

沙僧走上前,伸手往猪八戒脸上一抹:“不害臊!不害臊!真是个油嘴滑舌的家伙!

就像那‘三钱银子买个老驴,还自夸骑得好’!

公主要是真把绣球砸在你身上,只怕连夜烧‘退送纸’都嫌晚了,又怎么敢招你这晦气东西进门?”

“你这黑炭头真不识趣!自古道‘皮肉粗糙,骨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老猪我是丑了点,但自有我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