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延寿一纪 金顶大仙(1 / 1)

正犯嘀咕,地灵县的官员慌慌张张跑进来:“大人!不好了!

方才玉帝差浪荡游神下界,说抓的和尚是取经佛子。

叫赶紧放人,不然要踩死我们,还要满城百姓陪葬!”

刺史吓得手都抖了,当即写下释放文书,叫刑房吏去牢里放人。

牢里,猪八戒见狱卒开门,愁眉苦脸道:“莫不是又要挨打?”

孙悟空笑道:“放心,老孙都安排好了!待会儿上堂别下跪,保管那官儿还得请咱们上坐。

记着要回行李马匹,少一件都跟他没完!”

到了公堂,刺史、知县一众官员连忙上前赔罪:“圣僧恕罪!昨日是我等糊涂,未曾细查……”

唐僧合掌把路遇强盗、夺回财物的事细说一遍,众官连连称是:“是我等之过!圣僧莫怪!”

孙悟空上前一步:“我那白马和行李呢?快快还来!你们冤枉好人,该当何罪?”

众官慌忙叫人牵马取行李,又怕孙悟空追究,只推说是寇家诬告。

唐僧劝道:“悟空,不如去寇家问个明白,看是谁见我们做贼。”

“师父说得是!”

孙悟空眼睛一亮,“我去把那寇员外叫起来,让他自己说!”

沙僧扶唐僧上了马,师徒四人往寇家去,众官也赶紧跟着,生怕再出什么岔子。

到了寇家,寇梁兄弟见这阵仗,“噗通”跪倒在地,连声道:“圣僧饶命!老爷饶命!”

把众人请进厅堂。

孝幔里,寇家老小还在哭哭啼啼,孙悟空大步上前,高喝一声:“那扯谎的婆子别嚎了!

待我叫你家寇员外回来,说说谁打死了他!”

官员们只当他说笑,正要劝,却见孙悟空道:“诸位陪我师父坐着,八戒、沙僧护好师父,我去去就来!”

说罢纵身一跃,化作一道金光冲天而起。

寇府上空顿时彩霞缭绕,瑞气千条,众人这才惊觉遇上了真仙,慌忙焚香礼拜。

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到幽冥地界,径直闯进森罗殿。

十殿阎君连忙迎上来:“大圣何来?”

“铜台府地灵县寇洪的魂魄,是谁收了?快查!”

秦广王道:“不曾勾魂,是他自行来到,地藏王菩萨的金衣童子引他去了翠云宫。”

孙悟空当即告辞,又去翠云宫见地藏王菩萨。

礼毕,说明来意,地藏王笑道:“寇洪阳寿已尽,只因生前斋僧行善,我便留他掌管善缘簿。

既然大圣要他对证,我便延他一纪阳寿,叫他随你回去吧。”

金衣童子引着寇洪出来,寇洪一见孙悟空就哭:“老师救我!”

孙悟空道:“你被强盗踢死,到了阴司。

如今菩萨慈悲,给你加十二年阳寿,随我回去对证,十二年后来此报到。”

寇员外连连磕头谢恩。

回到寇家,孙悟空叫猪八戒撬开棺材,把寇洪的魂魄往尸身上一推。

不多时,寇员外悠悠转醒,爬出来对着唐僧师徒磕头:“多谢师父救命之恩!”

又看见众官,疑惑道:“诸位老爷怎在这?”

刺史把前因后果一说,寇员外气得发抖,转头瞪着寇夫人:“你过来!我何时被唐僧师徒所害?

明明是强盗踢死我!你竟敢诬告好人!”

又对刺史道:“请老爷治她的罪!”

寇家老小全跪下来求饶,刺史心善,念他们没造成大错,便免了罪责。

寇员外连忙吩咐摆斋,酬谢唐僧和众官,官员们哪敢留下,纷纷告辞回去了。

次日一早,寇员外把“万僧不阻”的斋牌重新挂上,又要留唐僧师徒款待,唐僧执意西行。

寇员外无奈,请来亲邻好友,摆起旌旗鼓乐,热热闹闹地送四人踏上了西行之路。

话说唐僧师徒离了玉真观,沿大路继续西行。

一路行来,只见漫山琪花绽放,遍野瑶草含烟,千年古柏苍劲挺拔,万载青松翠色欲滴。

这西方佛地果然不同凡俗,所过之处,寻常人家皆是向善之心,户户设斋供僧;

山脚下常有居士打坐修行,林深处更闻梵音袅袅,竟是樵夫猎户也在诵经。

四人这般晓行夜宿,不知不觉走过六七日。

这日正行间,忽望见前路云雾缭绕处,隐隐现出一片琼楼玉阁,飞檐斗拱皆映霞光,朱门金窗尽耀瑞气。

唐僧勒住马缰,触目惊叹:“悟空,你看那处楼阁连绵,霞光护体,当真是个好去处!”

孙悟空眼尖,早已看清端倪,却故意打趣:“师父,往日你见了些假佛假境,便急着翻身下马跪拜,今日来到这真佛境地,怎的反倒连马都不肯下了?”

唐僧闻言,方觉失了礼数,慌忙翻身下马。

脚刚落地,却已来到那阁楼门首。

门前斜倚着一位道童,见他们到来,慢悠悠开口问道:“那来者,莫非便是东土大唐来的取经人?”

唐僧连忙整理衣冠,抬眼细看那道童:身披五彩锦衣,光华流转;

手托一柄玉麈,轻轻摇曳,虽看似年少,眉宇间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度。

孙悟空火眼金睛早已认出,上前对唐僧道:“师父,这是灵山脚下玉真观的金顶大仙,专程在此迎接我们呢!”

唐僧这才知晓眼前道童非同凡俗,连忙上前深施一礼:“弟子玄奘,拜见大仙。”

金顶大仙哈哈一笑,扶起唐僧道:“圣僧不必多礼。

想当年,观音菩萨领了佛祖金旨,往东方寻找取经人,下山时路过我这陋观,曾说两三年内,取经人便会到此……

却不料,我被菩萨这一哄,便是十载光阴!

年年在此等候,总不见音讯,不意圣僧今日才到啊……”

“有劳大仙十载等候,这份盛意,玄奘感激不尽!感激不尽!”唐僧再次拱手致谢。

四人随后牵马挑担,跟着金顶大仙进入玉真观。沙僧、八戒也与大仙一一见礼。

金顶大仙当即命小童奉上香茗,又吩咐备下斋饭,随后笑道:“圣僧远来辛苦,我已备好香汤,你们且沐浴净身,明日方能虔诚面佛。”

师徒四人谢过大仙,沐浴更衣后,天色已暗,便在玉真观安歇了一夜。

次日天刚亮,唐僧便起身,换上锦澜袈裟,戴上毗卢帽,手持九环锡杖,整整齐齐登堂与金顶大仙辞别。

金顶大仙见他一身行装焕然一新,笑道:“昨日还是风尘褴褛,今日便这般鲜明庄重,观此气象,圣僧当真是佛门真子啊!”

唐僧谦逊地躬身拜别,正欲上路,却被金顶大仙叫住:“且慢!且慢!待我送圣僧一程。”

孙悟空一听,摆了摆手:“老孙认得去灵山的路,不劳大仙相送。”

金顶大仙笑道:“你认得的是云路,可圣僧尚未登那云路,今日当从本路前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