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老龟问缘 再到陈家(1 / 1)

正疑惑间,只见河里“哗啦”一声。

一只大白癞头鼋探出头来,叫道:“老师父,我等了你这么多年,你怎的这时才回来?”

孙悟空见是老鼋,笑道:“老鼋,往年劳你渡我等过河。

今日又得相逢,若肯再相助一次,便爬上岸来驮我们过去吧。”

老鼋闻言,当即纵身上岸。

孙悟空先牵白马踏上鼋背,猪八戒照旧蹲在马后,唐僧立身于马颈左侧,沙僧则站在右侧护持。

孙悟空一脚踩着老鼋颈项,一脚踏着鼋头,叮嘱道:“老鼋,好生走稳些!”

老鼋应了一声,蹬开四足,踏在水面上如履平地,驮着唐僧师徒、白马与经书,径直往东岸游去。

老鼋驮着众人躧波踏浪,行了多半日,眼看天近傍晚,离东岸已不远。

忽然开口问道:“老师父,当年我曾央你到西方见了我佛如来,替我问一声还有多少年寿,不知你可曾问过?”

唐僧听罢,顿时面露愧色。

自他在西天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登上灵山后。

一门心思参拜诸佛、菩萨与圣僧,竟把老鼋托付之事忘得一干二净。

他本想直言,又怕伤了老鼋心意,沉吟许久,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老鼋见唐僧迟疑不语,心中已然明了。

他不曾问起,顿时怒从心起,猛地幌了一下身子。

“哗啦”一阵巨浪翻涌,它竟一头钻进水里去了。

唐僧师徒四人连同白马、经书,瞬间都落入通天河中。

好在唐僧早已脱胎换骨,成了道身,若是从前的凡胎肉体,此刻怕是早已沉底;

白龙马本是龙王之子,水性自不必说;

八戒、沙僧本就长于水性;

孙悟空更是嬉笑间大显神通,一把将唐僧扶出水面,踏着水浪登上了东岸。

只是那满担经书、行李与鞍辔,却都被水浸透了。

四人刚上岸整理湿物,忽然一阵狂风凭空卷起。

霎时间天昏地暗,雷鸣电闪,走石飞沙,仿佛天地都要倾覆一般。

这突如其来的异象,吓得唐僧赶紧将经包紧紧护在怀里。

沙僧死死压住经担,猪八戒牢牢牵住白马,孙悟空则双手抡起金箍棒,警惕地护持在众人身旁。

其实这风、雾、雷、闪,都是些阴魔在暗中作祟,想趁机夺取真经。

这般扰闹足足持续了一夜,直到天快亮时,才渐渐止息。

唐僧穿着湿透的衣衫,仍心有余悸,问道:“悟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孙悟空解释道:“师父还不明白?我们保你取得这真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足以与乾坤同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

这般功绩,自然为天地所不容、鬼神所忌,故而引来阴魔暗夺。

好在一来经书虽被水湿却未损毁;二来师父正法身在此,雷不能轰、电不能照、雾不能迷;

三来老孙持金箍棒,以纯阳之性护持左右;

四来天将近亮,阳盛阴衰,阴魔自退,所以经书才得以保全。”

唐僧听罢,这才幡然醒悟,连连向悟空称谢。

不多时,太阳高照,驱散了晨雾。

四人连忙将湿透的经书搬到高崖之上晾晒——那晒经的石头,至今仍在原地留存。

随后又把湿了的衣衫鞋袜也晾在崖边,众人或立或坐,或在崖边活动筋骨,只等经书晾干再行赶路。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正将那些从通天河里捞起的经书、衣物一一摊在石崖上晾晒。

午后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经书在微风中轻轻翻动,带着水汽的纸张散发出淡淡的墨香。

不想山坳里,转出几个打渔归来的汉子。

其中一个眯眼瞅了半晌,突然高声叫道:“老师父!你们可是前年打此河往西天取经的高僧?”

猪八戒正蹲在石头上拧着衣袍上的水,闻言猛地抬头,大耳朵一扇:“正是!正是!你是哪里人氏?怎会认得我们?”

“我们是陈家庄的!”

渔夫们放下肩头的渔网,脸上堆起热络的笑,“前年你们打从庄上经过,老猪爷还跟我们讨过吃食呢!”

“哦?陈家庄离此有多远?”猪八戒摸了摸肚子,眼里已泛起光。

“过了这道山冲往南走,约莫二十里地便是。”

猪八戒顿时喜上眉梢,颠颠跑到唐僧跟前:“师父!不如咱们把经书搬到陈家庄去晒!

他那里有屋舍可歇脚,有斋饭可果腹,再叫庄户们帮着浆浆衣服,岂不是比在这荒山野岭强得多?”

唐僧却摇了摇头:“还是在此晒干了便赶路吧,免得叨扰人家。”

几个渔夫见劝不动,便笑着作别,挑着渔网往南去了。

过了那道山冲,正好撞见陈家庄的庄主陈澄,其中一个渔夫连忙喊道:“二老官!前年替你家祭过儿子的那几位师父回来啦!”

陈澄正扛着锄头往田里去,闻言猛地顿住脚步,惊得眼睛瞪得溜圆:“你在何处见了他们?”

渔夫回头指着西北方向的山影:“就在那边山石上晒经书呢,离这儿不过二十里地!”

陈澄哪里还顾得上种田,扔下锄头便招呼了几个佃户,一路脚不沾地地过了山冲。

远远望见石崖上那几个熟悉的身影,他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近前。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身后的佃户们也跟着齐齐下拜:“老爷们取经回来,怎的不到寒舍歇脚?

却在这山野荒地里受这份罪!快请!快请!都到寒舍去!”

孙悟空正蹲在一块大青石上翻晒经书,闻言笑道:“不急,待经书晒干了再去不迟。”

陈澄这才注意到那些湿漉漉的经书,忙问:“老爷这经书、衣物怎会弄湿了?”

唐僧叹了口气,说起前情:“往年多亏通天河的白鼋驮渡,他曾托我问佛祖他的年寿之事。

今年返程又蒙他驮渡,将近东岸时他又提及此事,可我偏生忘了问,因此被他翻入水中,经书、衣物便都湿了。”

陈澄这才明了,却仍是苦劝不已。唐僧无奈,只得叫徒弟们收拾经书。

不想有一本《佛本行经》的边角沾在了湿润的山石上,唐僧起身时没留意,猛地一扯。

“嗤啦”一声竟撕破了,缺了几卷——这便是此经至今不全的缘由。

唐僧捧着破损的经书,懊悔得直跺脚:“罪过,罪过!是我们怠慢了,不曾仔细看护!”

一旁的孙悟空却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师父莫恼!不在此说,不在此说!

只因天地本就不全,这经书本是全的,如今沾破,倒应了‘不全’的奥妙,岂是人力能强求的?”

唐僧听他说得有理,虽仍有惋惜,也只得作罢。

这边陈家庄里,消息早已像长了翅膀般传开。

“取经的圣僧回来啦!”

“就是前年救了陈家儿女的那几位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