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上的黎明总是来得特别早,天际刚泛起鱼肚白,晨光便已洒满辽阔海面。
定远舰巨大的轮廓在朝霞中显得格外威严,三十六门重炮的炮口在晨光中闪烁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江云站在舰桥上,手持黄铜望远镜,仔细打量着前方逐渐清晰的海岸线。
琉球群岛如同散落在碧蓝绸缎上的翡翠,主岛海岸线曲折,白沙滩环绕着茂密的棕榈树林,远处山峦起伏,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这片土地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它的地形地貌,熟悉的是那些明显带有中原风格的建筑屋顶。
“传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江云的声音沉稳有力,“各舰保持安全距离,定远舰率先靠岸侦查。”
旗语迅速传达命令,庞大的舰队开始变换阵型。
水手们熟练地操作缆绳和船帆,战舰在海面上划出优美的弧线。
王世文快步登上舰桥,腰间新配的燧发手枪在晨曦中闪着微光。
“太白兄,看来我们到了。”王世文极目远眺,“这琉球比想象中还要秀美几分。”
江云放下望远镜,神色凝重:“美丽往往暗藏危险。传令陆战队集合,首批登陆一百人,全部配备燧发枪,双倍弹药。”
号角声响起,精选的一百名水师将士迅速在甲板上列队。
这些士兵经过两年半严格训练,个个身手矫健,装备精良。
他们身着深蓝色作战服,外罩轻便皮甲,背负行军包,腰间除了燧发枪还配有近战短刀。
小船陆续放下,江云率先沿着绳梯而下。
海浪拍打着船身,溅起朵朵浪花。
登上小船时,他注意到海水异常清澈,甚至可以看见海底的珊瑚和游鱼。
“这片海域真是个天然良港。”江云对随后登船的王世文说道,“水深足够,又有山峦作为屏障,若是在此建立基地,可保舰队安然无虞。”
十二艘小船同时向海岸进发,桨手整齐划一地划动船桨。
越是靠近岸边,越是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宁静祥和。
岸边的棕榈树林中,隐约可见几座石屋的屋顶。
然而,这片宁静中透着诡异——明明是个应该有人烟的岛屿,却不见丝毫人迹。
登陆过程异常顺利。小船冲上沙滩,士兵们迅速跃下,立即组成防御阵型。
江云踏上松软的沙地,深吸一口带着咸味的空气。
海上漂泊多日,再次踏上坚实的土地,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斥候队先行侦查。”江云下令,“每队五人,向三个方向推进一里。若有情况,立即发信号弹示警。”
九名身手敏捷的斥候躬身没入棕榈林中。
其余士兵保持警戒,燧发枪全部装填完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江云和王世文则带领一队士兵向最近的石屋群走去。
这些石屋建造得相当考究,墙壁用珊瑚石砌成,屋顶覆盖茅草,虽然简陋却结实耐用。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屋舍的布局风格明显受到中原建筑的影响。
“看来此地与中原早有往来。”王世文说道。
江云点头,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屋内陈设简单却整洁,陶罐瓦瓮摆放整齐,灶台里还有未燃尽的柴火,用手一摸,尚有余温。
“人刚离开不久。”江云皱眉,“而且走得很匆忙。”
这时,斥候陆续返回,禀报的结果令人困惑:方圆一里内,所有屋舍皆空无一人,但处处可见有人生活的痕迹——
晾晒的鱼干还未收起,织布机上半成品仍在,甚至有一户人家的饭桌上还摆放着未用完的膳食。
“真是怪事。”王世文挠头笑道,“莫非这些琉球人把我们当成了海妖,望风而逃了?”
江云却没有笑,他注意到一些细节:这些居民离开时虽然匆忙,却不忘带走贵重物品;
“传令,全军登陆。”江云终于下令,“但需提高警惕。”
号角声传至舰队,各舰开始有序靠岸。
由于吃水深度不同,大型战舰停在离岸较远地方,中小型船只则直接靠岸。
士兵们训练有素地建立临时营地:挖掘防御工事、搭建帐篷、设立岗哨,一切井井有条。
时近正午,烈日当空。
江云命人生火造饭,很快营地中央升起袅袅炊烟。
米香混合着腌肉的咸香在海风中飘散,令人食指大动。
更令人惊讶的是,江云竟然亲自下厨,在一口大锅前忙碌着。
米粥在锅中咕嘟冒泡,他加入干肉、海带和一些岛上采来的野菜,香气越发诱人。
士兵们见状都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位年轻的伯爷从来不在乎身份之别,在军营中与士兵同吃同住已是常事。
“来来,世文兄,尝尝这东海第一粥。”江云盛了满满一碗递给王世文。
王世文双手接过,玩笑道:“能尝到太白兄亲手煮的粥,王某这番出海已然值了!”
两人正说笑间,突然警戒的哨声尖锐响起。
士兵们立即放下碗筷,迅速进入战斗位置。燧发枪齐刷刷举起,对准棕榈林方向。
只见林中窜出约莫五六十人,穿着似是官服的衣裳,布料与制式竟与大昌官服有七分相似。
这些人发型也是中原样式,与倭寇截然不同。
他们看到海滩上严阵以待的水师将士,显然大吃一惊,在距离营地百步之处停下脚步,摆出防御姿态。
江云示意士兵保持戒备切勿轻举妄动。
他取过铁皮扩音器,用官话朗声道:“我们是大昌水师,奉天子之命出海剿倭。此行只为补充淡水食粮,并无他意。请贵方主事者前来一叙。”
对方阵中一阵骚动,交头接耳片刻后,一位身着绛紫色官服的中年人在两名护卫陪同下缓步而出。
江云仅带一员将领迎上前去。
双方在相距十步处停下。那位官员仔细打量着江云,忽然用带着闽南口音的官话问道:“阁下所说的大昌,可是中原大国?”
江云心中一动,拱手答道:“中原大国?当中统治中原的确是我大昌朝。”
那官员闻言,竟露出激动神色,忽然躬身长揖:“琉球国海城知府郑弘,恭迎大昌使者!适才多有冒犯,还望海涵。”
江云连忙还礼,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他没想到,大昌与琉球并没有建交,这里的官员竟然都知道大昌。
郑弘继续说道:“适才村民见舰队庞大,疑为倭寇,故而避入山中。下官这就命人召他们回来,备办酒食为使者接风。”
江云微笑点头。
没想到首次与琉球的交流,竟然如此的畅通无阻,就连语言都是可以直接交流。
其实琉球作为一个岛国,他们的很多物资都是从大昌采购的,久而久之,琉球对于大昌的官话也都是有专门学习,一些大昌的商人,也会组起商船,来这里做生意。
琉球国国王曾经派遣使者想与大昌建交,但是大昌朝廷对于海外之事都没有兴趣,琉球的使者连京城都没有去到,就被打发回了琉球。
如今大昌的水师舰队居然直接就来到了琉球,海城的官员内心其实是忐忑的。
不过得听江云的话语,也是放心了一些。
江云望向远处苍翠的山峦,仿佛看见了大昌王朝海上雄图的第一步,正在这片翡翠般的岛屿上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