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席卷短视频被作为演技炸裂的代表。
还是几年后,冲浪的那批年轻一代多了起来。
他们对周讯没有滤镜,觉得违和感太冲直接剪辑出来做成各种短视频传播。
这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问题所在,《如懿传》评分一路走低。
主创团队碰面后,郑导又带着她们参观了一下剧组各个部门运转。
从服装组到道具组等,从细节可以从中推测出《快哥》的制作很有良心。不是那种随便组几个高人气的演员,就拍一个糊弄观众的东西。
不过也有可能是与顾璟奕加盟有关,在公布他出演后。《快把我哥带走》突然就多出了一堆试图进场投资的金主,个个看上去“慷慨又富有”。
不过电影制作方考虑了很久之后,选择拒绝了。
反正有顾璟奕这个断层顶流在,他的第一部电影就算是烂片粉丝们也会去超话各种发帖:
“哥哥只有我们了”、“这是哥哥第一部电影,要给他最好的排面”
“还有没橘子的粉丝吗,我知道大家都有压力。但我也是学生,我已经把一周的伙食费投进去了。还在看的人,你们都是冷漠的观客。不配喜欢哥哥,不配当粉丝!”
一个普通顶流的号召力就能为电影至少带来上亿的利润,“耽改2.0”的战子第一部电影就是和孟美支一起拍的《诛仙》。
《诛仙》预售就是4000万,凭借ip效应加预售票房上映首日票房首日斩获1.43亿票房。
上映后更是诸多诟病,碧瑶的颜值、剧情、特效都被打上了“烂片”的标签。导致豆瓣评分一路走低从6.7跌落至5.3,最终票房止步于4.05亿。
若按中国电影分账规则,片方实际收入约为票房的43%(制片方和发行方共享约1.7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预计最终分成1.33亿)。
战子都能做到的事情,选秀出身又自带演员路人缘的断层顶流顾璟奕更是轻松做到。
《诛仙》就是典型的“流量电影”的幸存者,其成功证明流量明星与ip结合仍有一定市场潜力。
再加上《快把我哥带走》漫画评分也很高,国民度也有。剧组更是高度重视原著作者,剧本也很走心。
又是典型的低成本校园题材电影,拍摄场景聚集在校园又不需要做什么特效。
光靠“顾璟奕第一部电影”的噱头,靠预售和首日票房就能收回成本甚至小赚。
首日之后,票房更是纯赚的。
郑芬芬当然对顾璟奕态度好了,战子《诛仙》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