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俱是练兵备战,也不知道等到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的时候,这天下又将是如何,吾等只能团结在陛下之英明决策之下砥砺前行,或许两三年,便可海晏河清,到那时躬耕南阳,也不失为活此一生啊!”
“首辅之高风亮节,令吾等佩服,吾等谨受勉励之恩!”
群臣在高弘图带领下齐声回了一句。
没有了党争的朝堂便是如此的其乐融融起来,虽说也都不过是表明和睦,但至少比万历末到崇祯初的混乱要好得多。
太子朱慈烺心情也颇好,看着一干文武官员没有嫌隙,不是对陛下歌功颂德就是畅想大明的未来,以及归隐的设想,他仿佛感觉似乎成了太平盛世的太子,没有忧愁没有困扰,上有父皇之英明,下有群臣之睿智,而自己只需闲敲棋子静读书即可。
……
大元帅府外是风平浪静。
而大元帅府内,朱由检与一干军事体系的官员则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一幅中南地图。
马士英弯着瘦削的背,给崇祯帝朱由检等人指着江西北部的九江道:“左良玉现在应该已抵达九江城下,而黄总兵已在九江屯兵五万,俱是他黄得功的精锐,同时,黄得功麾下的两万水军也已封锁从开口镇到湖口的水道,第一场大战应该就在九江城下!”
“左良玉倾全部兵力,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占据九江城,而是占据江南,如果九江攻克还可,若九江攻不克,他会不会转道从黄梅走安庆攻桐城,然后北下泗州,再进击江南?”
路振飞这时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史可法听此不由得笑了起来:“辛亏方国安已死,若不然,一旦果然如路公所言,左良玉部由安庆进军,一旦泗州的方国安部响应,我北部防线可就处于不利态势了。”
“这倒无妨,总督袁继咸亲领十万就坐镇安庆,一旦左良玉北上,便会被阻挡在安庆,到时候黄得功也会调兵北上,在庐州与左良玉决战,所以无论他左良玉南下还是北上都绕不开黄得功与袁继咸的人马!”
马士英这么一说,金炫也笑将道:“等到过了庐州便是他的老对手刘芳亮总兵麾下的近卫第三军,微臣认为,挡住左良玉部不是问题,而是如何吃掉左良玉部,且如何吃掉才能对将来抵抗建奴最有利!”
“金爱卿所言甚是,诸位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长江以南,而又纵观整个九州,左良玉这六十万大军,大部分还是被裹挟的普通百姓,是未来抵抗鞑子的重要力量,而不能变成建奴攻打我们的中坚力量!”
朱由检说后就不由得看了吴孟明一眼:“只是眼下,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