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不过,朱由检之所以是通过皇庄分配土地而不是直接由内阁出面分配,则是表示这些土地名义是自己这个皇帝的,且是自己这个皇帝分配给这些人使用的。
因而,这些佃农和奴仆们可以耕种以此求生,只需向朝廷缴纳租子也就是农税即可。
从某种角度而言,事实上其实是朱由检在有意将土地实现公有化。
朱由检其实也不清楚土地到底是私有好还是公有好,但他知道无论哪种情况下,弱势的庶民群体最终都不会有土地的。
与其让百姓私有将来被再次兼并,不如直接划归自己皇帝之所有,从而明令上禁止这些百姓对土地进行买卖投献,使得大明自耕农能不减少。
但朱由检担心的是,将来或许有一天,统治集团内部会将这些庶民百姓对这些土地的使用权也剥夺掉,或者因为对其他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强行让这些耕地由生产农产品的功能转为生产工业原材料的功能。
那样,大明的农业产量会下滑,经济基础会被破坏,会造成整个大明的经济出现崩坏。
因而,朱由检想着自己或许有必要设置一条耕地红线,即规定大明用于农业产量的田地不得少于多少亩,甚至以此为铁律告诫后世的子孙遵守。
这样或许可以保证大明基本的农业基础。
但无论如何,藩王集团对大明造成拖累的这个痼疾总算是被朱由检基本解决了。
这个解决表面上看上去相比于解决满清南下问题不是那么艰难,但其实是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早在数年前便已开始。
因为李自成等流贼谋反的几年间就使得无数藩王死于非命或失踪,而还留下来的藩王中除造反的被伏诛外,其余剩下的皆是反抗意识不强烈的,何况朱由检还让无数罪人的酷刑警戒了这些藩王。
如今的藩王虽说大部分还留在京城,但也不过是每个月还要领俸禄而已。
这个自然也就无足轻重了,朱由检也不是愿意吃亏的人,这些藩王既然留在京城还依旧领着俸禄,朱由检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太清闲,时不时也差他们去办些事,去和文官们斗心眼。
藩王问题本质上还是士绅阶层的问题一样,都是剥削底层百姓的一种政治体而已。
朱由检解决了藩王问题等于让大明土地兼并问题缓和了些,阶级矛盾又缓和了些,从而使得国家更加趋于平稳了些。
但这对于朱由检而言,这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他对藩王们的动手只是小试牛刀,他正在瞄准的还是朝堂上那个可怕的群体,即士绅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