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间,条理清晰。
学问的话,也是有的,基础功很扎实,看得出来,寒窗苦读十年,是用了心思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考中举人,可不要当那玩意真那么容易,随随便便就能中的。
多少人,考一辈子也还是个秀才,比如蒲松龄,可也就是因为这样,蒲松龄后来写出了《聊斋志异》。
这充分解释了,文人即使多年科举不中,一样也有其他方式可以名流后世。
贾蓉想好了,以后自己忙的时候,不妨找两个人给自己代笔写小说的续集,总也比现在两头忙得脚不沾地的状况要好些。
“之前跟你讲定的待遇是五两银钱,但现在我改主意了。”
贾蓉的话,让高立文眸子瞬间微抬,啥,改主意?贾蓉这是看他年纪尚轻,资历浅,觉得给多了,要进行压价吗?
这可不行,他就是奔着银子来的,钱少了不干!
但高立文显然想多了,对贾蓉来说,用年轻的可比用年老的好,这样才有可塑性,才能接受他灌输的教学理论。
“我给你二十两,你得按照我纸上所写来行事,若是有了困难,只管来找我,我一定帮你摆平。”
呼……总算来了个识货的了。
高立文长舒一口气,没想到贾蓉居然给自己加了几倍的钱,这一下子他再想改主意就难了。
“不知道大爷有什么计划?”
“自己看罢。”贾蓉将纸张递给他。
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番,高立文眼睛都有些发直了……
这这这……这太狠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