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初,定制,汉人纳采成婚,四品以上,绸缎、首饰限八数,食物限十品。
五品以下减二,八品以下又减二,军、民绢、果盒亦以四为限。品官婚嫁日,用本官执事,灯六、鼓乐十二人,不及品者,灯四、鼓乐八人。禁糜费,凡官民皆不得用财礼云。
“纳采”之后是“问名”,就是由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以及“八字”,通过占卜、算命来看看男女双方会不会相冲相克,以及有没有其他不宜结成夫妻的地方,“问名”也称为“过小帖”或“合八字”。
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
或以为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
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
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把女方庚帖与男方生辰做了占卜,确定可以成婚之后再行纳吉礼。
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中国民间常与纳彩礼合并。后问名扩展到议门第、家产、年龄、职位、品貌、健康等等诸方面的情况。
问名这一环节可能源于周朝媒官将未婚男女的出生年月日及姓名登记成册的制度。
本来是用来分别男女年龄大小的,后来被一些算命的术士故弄玄虚地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因而引出许多忌讳来
不过这并不耽误贾蓉什么,他甚至可以把这两个环节先后一起办了,邢大娘之前可是托人送信问自己到底是怎么个想法了,贾蓉当然也很礼貌地回信了,表示如今有了空闲时间,一定会尽快把婚事办好,这可让邢大娘喜出望外了,如今自家闺女儿和贾蓉这么“般配”,生辰八字测算都合了,做父母的自然就希望邢岫烟能尽快和贾蓉成婚,正好,俩人年龄也相仿,邢岫烟在半个月前刚刚满了十五岁,也确实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
等邢岫烟和贾芸交接完湖广的生意场,自己一路送她回去吴江,完成三书六礼的婚姻流程之后,就让她等着成婚好了。
“先吃饭,吃完了再想问题。”贾蓉说着又添了半碗饭,给晴雯和良儿各自夹了一块鸡肉。
“太太要喝的莲子羹准备好了吗?”
“早已备下了。”
“吃完了就给太太送去罢,她也是一路辛苦,如今竟还得了湿热之症,可不要让人打搅了太太休息。”
“是,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