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铤而走险的也大有人在。
尽管俞鸿图防范甚严,各种措施似乎无懈可击,但手下人却有不同心思。
某差役想弄到试题,与人方便与己得利,他便串通林怜儿共同作案。
他们的设计方案是:小妾在屋里巧妙地将窃来的题纸,轻粘在俞身后的朝褂上,不能进内的差役则在屋外候着,俞一出屋,迅即轻轻揭下,再传给外面的应试者。
所以,当林怜儿为其整理朝服,拥抱他时,就把试题贴在了背后,俞鸿图未能发现。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此事传开后,众官员纷纷上奏弹劾俞鸿图。
充满了悔恨和冤屈的俞鸿图,怎么也想不明白,林怜儿为什么这样做,直到老仆探监时,他才知道:
原来,出身贫苦的林怜儿,来到河南后,与俞鸿图手下的差役慢慢熟悉起来。一来二去,在差役的挑唆下,林怜儿逐渐明白:
首先,丈夫所在的学政衙署,不但是清水衙门,自己丈夫清廉,并没多少积蓄。
其次,她担心大自己近30岁的丈夫致仕后,生活没有保障。
其三,此次因为录取比例少,不少有钱人家,为获得试题,出的价格远高于往年。
财迷心窍的林怜儿,于是与差役合谋,背着俞鸿图偷出了考题。
林怜儿没想到,她收到的数万两白银,还没捂热,就成了俞鸿图贪赃枉法的罪证。
同年九月,有口难辩的俞鸿图,被愤怒的天正帝判为腰斩。
传言,受刑后的俞鸿图,死前以手蘸血在地上连写下七个“惨”字,天正帝听后恻然不忍,宣布废除腰斩之刑。
相信在俞鸿图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悔恨和冤屈,可惜随着监斩官的一声令下,一切都无法追悔。
平心而论,尽管俞鸿图没有主动泄题,但是,他在这次事件中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处斩他以正纲纪,并不过分。
只是没想到造化弄人,林怜儿也随之被扔进教坊司,好在很快就有人将她买走,之后她颠簸了几个月,才最终由蒋结石所接收,本来她已经放弃希望,准备寻死的,可是如今有个贵人救助了自己,她又有些动摇了。
“这件事,也不全是你的错,但你也是好心办了坏事,我救你一回也不是想要行善,而是想问问你一些情况,你要是回答得好,我就送你走,你要是不老实,我就马上处理了你。”
“大人但讲无妨,妾早已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也不在乎生死了……”林怜儿却像是认命了一般,丝毫没有任何恐惧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