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了解二叔,知道他是个不喜欢麻烦人的性子。自己吃点亏没啥,但凡占别人点便宜,就会觉得不好意思。
这种性格不好,在社会上很难吃得开。不过,这种人绝对是好人。
“一样菜4斤,问题不大。”李哲笑着应了一声。跟叔叔怕给自己添麻烦的心理不同,李哲想得更远一些。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李哲和那位王主任也算是拐了弯的亲家亲戚,不来往属于陌生人,有来往的也能算得上是亲朋。
那位王主任能做到京城电视机厂办公室主任,肯定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以后没准也能用得着对方。
李哲现在有点小钱了,缺的就是朋友和关系,要是能把关系网建起来,以后的路能走得更远。
“二叔,明儿个上午我送完菜,给您送到家去。您就不用多跑一趟了。”
“那也行。明天中午我在家给你做好吃的。老太太早就吆喝着,等你下次来,一定要好好招待你。”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甭客气,就当在自己家一样。”不知不觉间,李振国说话也硬气了起来。往常他有心请侄子在家吃饭,也做不了这个主。
自打侄子给他过生日长脸后,他在陈家过得也愈发顺心了,这些年都没像现在这般轻松过。
……
大营村。
上午,王秀英在家收拾完东西,并没有如往常一般去大棚帮忙。
这一段时间她总觉得有些不对,自打今年夏天开始,自己妹妹就没回过娘家。
前些日子她就准备去瞧瞧,但大棚里的事情多,她也跟着忙前忙后。
再后来,妹夫也带着他家大女婿来大棚干活,原本她还以过些日子就能见到妹妹了,结果这么多天了还是没影。
她也询问过妹夫,对方要么说有事,要么说快来了。王秀英觉得不对劲儿,这里面肯定有事儿。
王秀英裹上棉衣、戴上棉帽和手套,骑上自行车出门了。
冷冽的寒风迎面吹,王秀英被冻得脸颊通红,眼睛都流泪了,只能低着头,‘吭哧吭哧’的往前骑。
杨马村在大营村的东面,隔了两个村的距离。
马长河家在村西,隔着老远就见到了新盖的砖瓦房。她心里有些羡慕,暗道:明年俺家也就能盖新房了。
她推着自行车到了门口敲了敲门。
“谁啊?”院子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声音。
“盼弟,我是你大姨。”
门打开了,一个黑瘦的小丫头从门里闯出来,抱住了王秀英:“大姨来啦,俺早就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