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无路,才住进大棚的……”
快嘴媳妇被一群老娘们围在中间,从中午说到了傍晚,嘴都没停过,憋了这么多天,可算是聊爽了……
朱益民家那点事,也都被她抖露了出来,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朱益民生病期间,媳妇把他辛苦种菜赚的钱都偷偷给了娘家,之后,朱益民跟老婆吵了一架,被迫搬进了大棚住。
几个老娘们也是聊惯了八卦的,村里这些腌臜事门清,很快总结出三个字:吃绝户。
小脚老太太一开始是听个稀罕,后来越听越不对劲——杨马村老周家,大女儿周玉凤,儿子周玉虎?
自己儿媳妇也是杨马村的,叫周玉霞。
小脚老太知道儿媳妇娘家的情况,兄弟姐妹都挂个玉字,没准还是一家哩。
她回家一说,果然有关系,这周玉凤是自家儿媳妇的堂妹,周玉虎是她堂弟。
老太太一听,脸色立刻耷拉下来,对着儿媳妇一通说教,话里话外免不了点她几句。
周玉霞觉得委屈,但也知道这事要是真的,他们周家不占理。这事要是传开了,她这个外嫁的闺女同样没脸,她连夜返回了杨马村。
周玉霞到叔叔家的时候,老周、周母和周玉虎正坐在新房子里吃晚饭。看着宽敞的新房子,周玉霞心里越发觉得那些谣言可能是真的——叔叔家条件原本并不是很好,怎么一下就把房盖起来了?
但打断骨头连着筋,都姓周,到底是一家人。她还是将婆婆听到的事都说了出来。
老周听完,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碗筷都给摔了。
周玉霞原本是好心,看到这一出也不想待了,直接离开了周家。
周母送走了周玉霞,关上房门,抱怨道:“那个姓刘的娘们嘴咋那么毒,这是要败坏咱家的名声啊!他爹,这事你得拿个主意啊!”
“哼,要我说,这事准是朱益民在背后使坏,要不那个传闲话的女人能知道那么多?”周玉虎哼了一声,撸起袖子骂道,
“这姓朱的忒没良心了!当初他家那么穷,又是独户,咱家没嫌弃他,还把俺姐嫁过去。现在不过是借了他一些钱,他至于在背后诋毁人?不就是三千块钱嘛,以后我挣钱还给他就是了。”
周母说道:“他爹,咱家盖完房,不是还剩了一些钱嘛,要不先拿一些还给朱家?”
周父点着卷烟,吧嗒抽了一口,“那钱是留着明年给玉虎说亲用的,新媳妇进门不得添置些东西?”
周母疼儿子,但也怕女儿受夹板气,说道:“实在不行,玉虎的婚事再等等。要不这件事传开了,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