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自请和离。闹出去总归不好看,还影响家中其他儿女的婚事。”
见他听得眉头蹙起又说转而说:“好在那两个媳妇都出自一家,外人也不知真正的原由,咱们还能辩解一二,倒也不是彻底就毁了咱们府中儿女的前程。”
这话颇有些要把脏水往别人家泼的意思。
崔闻识到底迂腐,读了许多圣贤书的人怎会让妻子做出那种事来。
拍拍她的手背劝道:“你可别打这种算盘,是咱们的错怎能反怪罪别人家?你也是有儿女的人,就不能体谅别人做父母的心?”
杨氏不高兴了,她做恶人还不是为了家中的儿女。
况他那三个女儿还只是姨娘生的庶女!
崔闻识见状又只好低声哄劝。
好在她也没真打算那般做,好歹跟卢家曾是亲家,就算他们真的有错她也不能说,没得让人觉得她没肚量。
想起说这话的初衷,少不了一声无奈叹息:“晚饭你没回府中用,没听见景行跟他祖母说的话。”
自古儿女的婚姻大事都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怎么说的?自己挑?
这话分明是不想让长辈们插手他的终身大事。
老太太溺爱孙子由着他去,她这个做母亲的可不允许!
景崇媳妇就是他自个儿挑的,结果如何?
还不是落得个和离的下场。
话说这事儿有一半错来自国公爷,当年若不是他老人家说嫡长孙在外为官不知要几年,没得耽误了其他孙子。
恰巧景崇又提出要娶清楚为妻,便开口乱点了鸳鸯谱!
如今看来,这乱点鸳鸯谱果真没什么好结果。
“他们年轻不懂看人,不晓得什么女子适合自个儿。总之我是不会惯着的,过段时间无论他用什么理由推脱,我都得给他订一门亲事。”
崔家的男人鲜少管内宅事务,平日里都由女眷们打整后院一切,
正是如此,反倒让国公府几辈人都夫妻和睦。
崔闻识“呵呵”笑着为妻子捏肩膀:“为夫知晓夫人一切都是为了儿子们好,小子们不懂事,就要劳烦夫人多费心了。”
好话倒是张口就来。
这便是杨氏嫁给他这么多年任劳任怨打理后院事务的原因。
无论你做得如何,总有个人认可你的付出,体谅你的辛劳,这就够了。
临了望着桌上跳跃的灯火感叹一句:“若当初结为连理的是另两个,只怕咱们如今都含饴弄孙了吧?”
————
崔景行与太子大致商议过后,第二日便去了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