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景孝看来,其实已经是在警告贾家了。
再说,你一个勋贵,还是一门两国公的显耀门第。
本身就占据了那么多的资源,还去和天下耕读世家、寒门子弟抢资源、抢职位。
换成李景孝是在朝的文官,也会联合起来在贾家身上踹几脚。
这叫屁股坐歪了,犯了众怒。
等到贾家被抄家,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和风光,贾兰成了没落贵族,反倒成了皇帝拉拢人心的旗子。
不仅顺利走上科举的路子。
结果贾兰也确实考上进士,官位还不小,能给他亲妈李纨争取诰命身份。
这么一想,李景孝忽然觉得,贾家其实从第二代开始,决定子弟走科举之路时,就注定了会没落下去。
甚至就连其他勋贵,同样不愿意看到贾家改变立场,跑去文官那边去。
更不愿意贾家真的靠着科举之路,今后的日子过的比他们好。
李景孝想了这么多,顿感人心复杂。
但贾家的资源既然贾家子弟用不上,那自己这个女婿肯定不能眼睁睁看着,贾家的人脉全便宜了王子腾。
端起茶碗喝了几口,看了眼贾珍,暗道想要贾家的人脉关系,话却不能明着说。
装作无奈的样子,叹息一声说道,“珍大哥,小弟过完年才16,再怎么努力,10年内,也基本上不可能坐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这可不一定”,贾珍既然来的时候,就和荣国府那边商量过,自然想好了如何给李景孝铺路。
“京中已经在传明年鞑靼极可能南下,以景佑的本事,立功并不难。
若是刺杀鞑靼主帅成功,封侯都有可能。
再不济,以你在医术上的本事,随军救治中下层的将官和那些悍卒。
稳定军心、士气,战事若是胜利,贤弟的功劳也不会小。
有了这份实打实的资历,将来的路就好走多了。”
李景孝想了想后,觉得去一趟辽东确实值得试试。
直接冲击鞑靼大营,那是傻子。
但主帅抵达预定战场时,大部分都会带着人看看周围的地形。
一旦敌军主帅登高而望,对自己来说就是绝佳的机会。
即便人家不出来,那就埋伏在鞑靼人南下行军路上。
几万人的部队,长度几十里都正常。
沿途也肯定有适合下手的地方。
再不济,自己有物品栏,盯着粮草烧了也是大功一件。
等鞑靼人仓惶撤退,杀几个千户、万户,甚至是王子什么的,也不是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