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尽皆化作青丝,皱纹布满的脸庞,成了英俊潇洒的少年模样,一步迈入一品之境。
东荒国,一位四十余岁的落榜书生,饮酒买醉,又闻得大道嗡鸣,痴然之余,竟心生积郁,破口大骂苍天无眼、人间无道,言辞凿凿,引落百余神雷天落,威势可怖,惊了整座城。
北沧国,一位寄情山水的隐世大贤,躬耕之时,望向烈日当头,一句无心的‘日头太烈’,便将方圆数里之内的光芒隐去,如同昼夜,伸手不见五指,村子里的百姓惶恐至极,竟以为天塌下来,抱头痛哭。
大燕国,一位......
整座天下,一日竟然齐齐涌出二十余位一品高手,而且,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儒家修行者,当为天地立心,只有心怀大志、心念苍生之人,才有资格走入修行之路。
读书,便是修行。
儒家的不惑之路,便是知行。
——走万里路。
其实,在很早以前,羡鱼立下知行门与大学门,便是为了将来重续儒家修行路。
红尘仙对人间有大爱,羡鱼从来将红尘仙的爱好当做自己的爱好,默默藏在心中。
可惜,羡鱼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遇见合适的时机,因此这道后手一直没有启用,直至死去,都没有看到儒家中兴。
若是羡鱼能瞧见这一幕,大概也会含笑凝目。
好一个李三思,果真肩扛天地,声震人间。
约莫,是在夕阳落下的时候。
满身是血的李三思,缓步走出了逍遥观。
半夏目光略有疲惫,坐在一片碎石前,身后是满目疮痍的山脉与数百棵横断的巨树,他望着李三思渐行渐远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这位年轻的读书人,将明字卷天书彻底毁去,将逍遥观彻底打烂,也将儒家的圣人之言、借着天书之力印在了天下读书人心中,这些读书人,是一枚枚种子,也是人间的底蕴。
李三思借明字卷天书之力,终究是没有杀死半夏。
今日过后,应该会有很多读书人尊奉他为‘儒家圣人’。
今日过后,逍遥观再也不是什么‘儒家圣地’。
今日过后,儒家修行者将会遍布天下。
可是......自古以来,皆是人死之后,方能成圣。
换句话说,李三思活不过今日,也看不到之后。
可他不在乎。
他只需要在今日,去趟万京城,看一看柳凝儿,这已经足够了。
万京城,凉月跃然枝头。
一袭云烟长纱的柳凝儿,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