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思站起身,走前几步,轻轻握着柳凝儿的手,柔声道:
“我这一生,见过许多漂亮的女子,可你在我眼里,却是最漂亮的女子。像是......在星光璀璨的夜空里,我抬眉仰望,景色很美,星辰熠熠,可我却只会对最闪烁的那颗星星动容。凝儿,你在我眼里,就是那枚最闪烁的星星,只要你在我身边,天上所有的星星都会黯然失色,世间所有的女子,都不及你分毫。”
以后谁敢再说,李三思只是个木讷的读书人,真得把眼睛扣了,有眼无珠啊这是。
怪不得人家都说,读书人辞藻秀美,这连说起情话来,也是动人心扉。
柳凝儿听得有些痴了,紧紧抓着李三思的衣袂,不肯撒手。
可她似乎忘了一件事情。
读书人,皆是薄情人。
李三思最后吻了下柳凝儿的额头,轻声叹息,“秋风凉寒,多添衣物......寻个好人家,把我忘了吧。”
他在留下这句话后,身影仿似云烟一般徐徐消散,像是没有来过这个雅静的小院子,也像是从没有人对柳凝儿说过那么多话。
唯一留下的,只有遗憾。
其实,李三思曾经认真想过,既然他注定要辜负柳凝儿,便不能与柳凝儿见这一面,见面对于柳凝儿而言,只是徒添悲伤罢了。
但是,三年前,两人的约定,像是一道枷锁,始终禁锢着李三思的言行举止。
在被儒家千年气魄加身之后,属于李三思的意志,早已消散大半,暂且活下的,只是一个躯壳,一个尊奉儒家言行举止的躯壳。
有些话,他分明不想说,却不得不说。
有些事,他分明不想做,也不得不做。
他是儒家大修行者,他是无数读书人心中仰慕的圣人,他还是为人间付出生命的虔诚护道者。
言行坦荡,随心所欲,方能担当圣人之名。
于是,李三思不得不遵从三年之约。
于是,李三思不得不对着柳凝儿说出这些话。
这些话,虽然是他的心里话,却不是他该说出的话。
情谊越是深厚,离别越是伤人。
柳凝儿望着徐徐飘散的荧光,看了许久,心中竟是一片平静。
与此同时。
整个天下,几乎所有的读书人,忽然心有所感,心神通透,仿似醍醐灌顶一般,蓦然发觉......眼前这片天地,亲切许多。
不少读书人紧紧握着手中书卷,热泪盈眶,哽咽难言。
圣人降世,儒家重续。
这是万年难遇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