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声“进”。
菜陆陆续续端上来,王齐志给了一百小费,又挥挥手。
然后,他心不在焉的夹着菜:“是不是洗货?”
林思成点点头:“应该差不多!”
大致和鉴证中心的那樽香炉类似:用“手工艺仿品”的名义过海关。
“不”仿不行,因为这两件都属于“反应古代皇室制度”、“代表古代手工业技术巅峰”的古代艺术品,如果有关部门较真,妥妥的一级文物。
所以,私人收藏没问题,私下转让也基本是睁只眼闭只眼,但想出境:倒卖走私国家管制文物。
不过有一点好处:这两件都不是生坑货,至少挖出来的时间够久,不是那么太扎眼,所以手段也不像仿宣德炉那么激烈。
大致就是放在店里摆几天,制造出“公开售卖”的假像,然后不经意间被“客户”卖走。
这样操作的好处就一个:万一最终被查了出来,溯源的时候罪也能轻一些。东西被没收,再罚点款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确实是当仿品买的,也确实是当仿品卖的。
但可惜,被林思成截了胡。
“是就好!”王齐志精神一振,“就怕他不找上门来!”
林思成想了一下:“老师,估计不太好搞!”
王齐志顿了顿。
确实。
像这两件,哪怕被倒出境,几百上千万撑到头。
但如果手里有失传的绝技,上千万,三五年就能赚回来。哪个多,哪个少?
关键在于像这样的店,十家有九家涉灰:卖出去的是仿品,到游击队手里转一圈,就成了刚挖出来的生坑货。要是有关部门较真,店被封十次都不够。
所以,老板只要稍稍打听到一点与王齐志的身份有关的信息,吓都被吓退了,哪里敢打交道?
再说了,就算店老板愿意告诉你,你就是找到仿这几件东西的人,又能怎么样?
安身立命的绝技,难道还能白白的教给你?
这么一想,王齐志格外的愁。
林思成慢条斯理:“老师你别急,既便店老板不上道,会这两门手艺的师傅不搭理我们,并不代表我们就找不到那两项失传绝技的线索!”
王齐志振作了一点:“你说!”
“查,就查玛瑙杯!”
林思成娓娓道来:“见过玛瑙杯的,肯定是陕博的研究员。能仿那么像,而且会缀珠焊接的,黄金手艺该有多高?去省博,一查就能知道是谁……
当然,估计他已经辞职了,不然没时间仿出那么多的精品。而且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