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同一类的东西(3 / 6)

他又拿起放大镜,对准了另一幅。

江上一苇,苇中一舟,舟上一位胖胖的老翁,踡伏在船头酣睡。

芦苇轻盈,布衣褶皱,秋风萧瑟,水波粼粼。

仿的是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马远的《秋江渔隐图》:苇枝用“铁钱银钩”法勾描,苇叶以焦点刻画,水波以散点平铺,墨色以五阶过渡。

可谓将马远的“一角截景”,并马麟的“小景观大”,体现的淋漓尽致。

除马远原作上的一句题诗外,另外还有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字迹与前一首题诗一模一样,不像仿笔。所以林思成怀疑,这很可能是马远所题。

除此外,除了上一幅的那几方印,又多了两方:一为《马远》,一为“遥父”。

这两方,都是马麟之父马远的题印。

与上一幅如出一辄:看画工与意境,咋看咋真。

看绢质、墨色、印章、装裱,咋看咋假。

但林思成还是趋向于真迹的可能性大一些,且足有八成以上……

大致看了一遍,林思成又看边角:画绢底部的膜有一角微微卷起,还钻了一个火柴头粗的眼。

顺手摸了摸,他又凑上去闻了闻,甜香中带着一丝淡淡的苦味。

眼皮顿然一跳:蜂蜡加朱砂……把握又大了一成,九成!

但一纵即逝,林思成不动声色的直起腰来:“这一幅多少钱?”

“这幅稍贵点,七十万,也能低一点……但你放心,这两幅绝对是马麟真迹……”

年轻人有些急不可耐,又在包里一顿掏,翻出一张过塑的纸:“不信你看!”

林思成瞄了一眼,眼皮又跳:

最上面是单位:文物出口鉴定委员会。其下是内容:两幅作品均为南宋宫廷画家马麟真迹……禁止出境。

之下是签名:徐森玉(首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张珩(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字画专家)……足足六位。

然后是日期与公章:1950年7月18日,《文物出口鉴定委员会天津鉴定站》。

这是建国后才成立的机构,核心任务为审核文物出口申请,禁止一级文物和重要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出境。

不鉴真假,但结论比鉴定真假的机构还真。

但可惜,是复印件。

林思成叹口气:“原件呢?”

年轻人顿了一下:

最新小说: 何引忘川 最终诊断 我不喜欢你了[重生] 蓝天航空公司的空姐 初恋小蜜果 你是长夜,也是灯火 我有五个天仙姐姐 棺香美人 国运三角洲:一声花来,全员红温 神豪:学习使我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