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寇仲,更赶上了双方的决战。
寇仲统帅五万大军,倾巢而出,与李世民于虎牢关外决战。
唐修只是随行,看着寇仲调兵遣将,并未插手。
对于寇仲调兵遣将的能力,唐修也是暗暗点头,这个傻小子这一年多的进步,真的很大!不仅仅是在武功方面,领兵方面亦是如此。
已经可以称为一代名将,或是名帅!
难怪能与李世民抗衡。
不论是寇仲还是李世民,都是一代人杰,甚至不输《武穆遗书》的主人岳飞。
作为《武穆遗书》的传人,唐修于领兵作战方面已堪称巅峰,而寇仲与李世民也差不了多少。
这时,五万少帅军,分为左、中、右三师。
左、石两师各一万骑兵,三万步军居中。
右方骑兵,由寇仲麾下的优秀将领指挥,左方骑兵同样如此。
中军步兵分作六大组,每组五千人,亦是由寇仲麾下的良将统领。
唐修与寇仲二人,以及寇仲的亲卫们,则位于中军的正中处,指挥进兵,统揽全局。
而寇仲大军的对面,便是唐军。
放眼看去,对面尽是唐军和迎风飘拂的旗帜,兵力同样是五万左右,军阵亦是既高明又整齐,一看便知尽是精兵。
寇仲一向是以进攻为主,此刻排开一切杂念,下令进军,并且全神贯注地观敌察敌,试图在接下来的交战中,寻找敌人的破绽空隙。
而李世民也不是被动挨打之人,同时选择了进攻。
反倒是李世民一方,许多人都十分失望,因为寇仲并没有被宁道奇狙击,而是安然无恙地率军出战。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得到宁道奇已被唐修击杀的消息!
“咚,咚,咚……”
双方军士战鼓齐鸣。
寇仲的少帅军,以左右两师的骑兵,以及居中的三万歩军,缓缓向前推进。
而李世民的李唐大军,同样以步兵军团与骑兵军团,同时往前推进。
只是李唐大军乃是以骑兵居前,步兵居后。而并非是寇仲大军这般,步兵在中央,骑兵在两侧。
就在双方大军距离千步之时,少帅军中央的唐修,突然向指挥大军的寇仲,笑着开口道:“将你的亲卫军交给我,我能助你破敌。”
“嗯?”
寇仲惊疑一声,眼珠一转,问道:“唐大哥是要?”
唐修指了指李唐军团前方的骑兵军团,含笑道:“对付李世民的玄甲天兵!”
李唐的军团,以骑兵军团在前,步兵军团在后。
李世民如此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