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取谢俊成的资料。
吏部主持恩科,存档有学子资料。
王元吉还没有回来,杜远博先来了,谢俊成的同乡他没有找到,据说都因为落榜而回乡去了。
但他带了几位当时见过谢俊成模仿自己抄录书籍的人,秦羽当即将录事叫来,现场询问他们情况。
跟杜远博所说一样,他们均表示谢俊成临摹的笔迹跟原书一模一样,当时他们看到都是叹为观止,原书和谢俊成临摹的放在一起,他们根本分辨不出来。
他们表示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当场在证词上签了字,秦羽又问了一些关于谢俊成的情况,找来画师根据他们的描述将谢俊成的画像画下来。
随后王元吉便回来了。
谢俊成,其父乃是前朝末年的落榜书生,涿州人士,大乾立国后便在当地私塾教书,谢俊成从小便跟着读书识字。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详细的资料。
秦羽立马点了大理寺四位武功高强,底子还算干净的衙役,让他们立刻出发前往涿州拿人。
同时,秦羽让大理寺发布文书全城寻找谢俊成的踪迹,并且附上其画像。
为了让京城百姓有寻人的动力,特别注明提供线索者赏银百两,直接将谢俊成带到大理寺者赏银千两。
“希望他还在京城吧。”
秦羽心里其实有些没底。
如果谢俊成是临摹曾信厚笔迹之人,此时恐怕也被灭口了,但只要有一点希望,就得试试。
下午,大理寺文书附带着画像张贴在了京城各处人流密集的地方,对于这种事情京城百姓早就习以为常。
但当有人喊出巨额赏赐时,所有人都惊了。
“什么,提供线索就有一百两能拿?”
“直接将人带到大理寺竟然可以拿到一千两!”
“这悬赏也太慷慨了,这可是咱们发财的好机会啊!”
“没错,这是个文弱书生,寻找他的线索也好抓捕他也罢没有太大危险,咱们都可以试试!”
“谁要是能直接将此人交给大理寺那可真是发大财了!”
“……”
对于权贵而言,千把两银子根本不算什么。
但对于普通百姓,甚至许多基层官差而言,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
一百两,足以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一千两,只要不大吃大喝这辈子都够了。
所以不但京城的普通百姓激动了起来,就连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五城兵马司,甚至其他衙门的官差也都心动了。
只要不是当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