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到处跑龙套,只能温饱,吃的差,住的挤对于他来说算不了什么。年轻谁不是这样熬过来的?
自己好歹能租单人间,大部分人只能住地下室,男女六七个挤在一起,连上厕所都要排队。
可每天一睁眼,望着天花板,茫然无措。只能等着如同施舍般的龙套角色,行尸走肉扮演各种路人甲,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挺尸……
每次打电话回家,听见母亲那句:过的怎么样?
瞬间泪奔,只能强颜欢笑,说还行。
自己不缺勇气,不缺努力,甚至不缺准备吃苦的准备。可对于未来,看不见方向的时候,谁能给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三万横漂,
只有一个王宝强!
接下来每天到剧组报道,闲着没事就四处帮忙,尤其是道具,很快跟几个剧务打成一片,毕竟谁不喜欢免费壮劳力。
王天没有阻止,反而对丁诚评价更高,现在肯吃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有事没事带着四处转转,能学多少算多少,这东西全凭悟性。
至于刘弘毅,事情多的要死,一个剧组四五个副导演,导演只有一个。中间见过几次,没有专门说话,丁诚也不介意,仿佛一块干涸已久的海绵,疯狂吸收着各种营养。
按照王天话说,这部剧勉强算三流,估计能上两个星级卫视,毕竟每年抗战戏有关部门有硬指标,作为历史普及,数量不会太少。
王天算是资深副导演,在圈里混迹十几年,跟过无数剧组,主要负责演员和道具服装,因为跟刘弘毅私交不错,闲着没事被拉壮丁。
丁诚专门查过刘弘毅,第七代导演,名气不大,早年拍过几个文艺片,基本没什么动静。
然后拍电视剧,兜兜转转几年开始拍抗战片,总算有点小成就,拍过两部收视率不错的作品,也算鬼子专业户。
至于演员,男一号胡文军算二线,经常演硬汉。男二男三是流量小鲜肉,演技不提也罢。
女演员更是不用说,清一水网红脸,娇滴滴跑起来,难怪鬼子容易兽性大发。没办法,观众就喜欢这口,剧本基本带脑子,没有手撕鬼子那么夸张。
总投资号称千万,力求把将抗日与功夫结合,有大量沙场对峙,枪林弹雨与村庄巷战爆炸的场面。
剧组不惜斥资300多万,实地制作村庄、据点、碉堡等,打造最真实、恢弘、震撼的视听,再现抗战时期军民铁血战斗的画面。
这是宣传口号,听听就得了。
丁诚专门买十斤绿豆,回去熬成水,放在冰箱凉透,带到剧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