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和生三才,三才重生万物昌。造化之道,生生不息之道,天地闻一切有情无情之物,皆从此虚无一气而生出,然皆顺行造化之道。修道者,若知的顺行造化,逆而修之,归万而三,归三而二,归二而一,归一于虚无,则无声无息至矣。”
说完,他朝着紫微大帝露出一抹微笑,“道法自然,大爱不爱,大情不情,是为道也。”
闻言,紫微大帝整个人一怔,然后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你……果真已近乎与道合真,居然悟得如此的道理。”
玉皇大帝大笑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天象地也,空有法,没有道,何成真?”
笑声还未完全落下,他的身躯已经消失在眼前。
紫微大帝低头沉思,脸上苦笑却越来越盛。
他终于知道与玉皇大帝最大的差距在哪里了。
并不是法力上的差距,法力上两人伯仲之间。
两人之间真正的差距,实则是对于道的领悟。
如果说玉皇大帝对道的领悟已经达到了九十九分,那么紫微大帝觉得他自己只有刚刚及格的六十分。
六十分与九十九分看似差距不是太大。
实际上只要是个修行的人都知道,想要提高这一分有多难,难如登天。
紫微大帝再次长叹一声,“输得不冤,我输的一点都不冤枉。”
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刚才玉皇大帝即便没有显化出盘古真身,依旧可以凭借对道的理解,将他狠狠地击败。
之所以显化出盘古真身,只是给他这个天帝仅存的一些颜面。
这一刻,紫微大帝彻底被折服了,知晓“思想境界”远不如玉皇大帝一二。
他摇了摇头,“这天帝,真该你当,你才是那个能够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无量度人的大天尊。”
叹息之间,紫微大帝身形也消散在混沌之中。
伴随两位尊神的离去,混沌又恢复了往日死寂,仿佛这里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事实上只有人间界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斗法的神圣才知道,刚才混沌之中究竟爆发了多么不可思议的旷世之战。
这场世间最顶尖的斗法,以伯仲之间、不分上下开端,却以无可匹敌、近乎碾压之势落下帷幕。
就像是预示着契丹与后晋也会有一样下场,从不分上下到被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