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些政策,你说我们该不该照着施行?安国那边最近有不少动静啊。连那位安帝,居然都开始减免田税了,只怕这上面的一些政策,已经让那位过目了。我们要不要把这玩意交上去?”
羋固琢磨着这册子留在他这里,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或许可以给楚帝看看。
赵明沉吟片刻,低声道:“我楚与安国国情有所不同,其中的一些政策施行起来困难重重。若大人将这册子交于朝廷,或能得天子的一时喜爱。但如果真施行了什么政策,让某些人利益有损,大人恐成为众矢之的!说不得还给你扣个通敌乱国的帽子……”
自古以来,各国无不有变法革新者。
但最先开头的变法之人,往往都难得善终。
要是羋固真拿着册子鼓动楚帝变法革新,后果难说。
羋固嘴角扯了扯,“是陆正把册子给我,我倒成了通敌叛国?”
赵明道:“泼脏水嘛,免不了某些人会如此攻讦大人。”
羋固看了看手里的册子,不过好像确实是因为陆正所给之物,他才不好交出去,容易被人扣帽子。
他小声嘀咕道:“合着这是一块烫手山芋?”
赵明不禁道:“大人可以命相博,博取一个流芳百世……”
细数史书上的那些变法者,很多人即便失败,也能青史留名。
羋固神色不自然,叹道:“也可能身与名俱灭。”
他是活腻了,不是不想活了,要把自己弄得身败名裂。
至于陆正敢如此行事,那不能一概而论嘛。
人家一个光脚的,他可是穿金戴银的神灵,还是得爱惜自己。
“算了,再看看吧。”羋固又把册子收了起来。
既然风险这么大,他便也放弃了。
赵明见此不免感到遗憾,他是准备与羋城隍同进退的。
不过既然大人都退了,他想前进也进不了……
羋固见赵明眼里闪过的一丝失望,不禁道:“赵判官啊,如今形势不明,我们还是得稳扎稳打,不能冒险,先把那些工程搞好吧!”
永州的那些水利工程对他有好处,自然是不能放弃。
对于利弊的衡量,羋固心里有一杆秤。
自己现在好端端的,犯不着去冒太大的风险。
“大人说的对。”赵明只好应道。
羋固躺靠着长椅,幽幽道:“本官还不想待在这偏远的永州呢!不过这里够自在,没那么多事……”
不是他不想努力争取,而是躺着更舒服啊……
就在这时,林荣前来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