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着学习很多东西,根本没空钻研什么诗词,实在写不出什么佳作。
九公主道:“你不会是不愿意吧?我可以给你赏赐的!”
陆正缓缓道:“公主既然知晓在下,那应该了解过在下的不少事,在下可从没作过什么诗词传扬在外……”
九公主乍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她不免有点失望道:“你不是很有才嘛,怎么可能不会写诗?”
她还以为陆正很会写诗词,趁着现在话题的热度,她在陆正这里得一首诗词然后传扬出去,少不了会留下一段佳话,给自己也涨涨名气不是。
旁边的二皇子忍不住替陆正说话道:“九妹还是莫要为难陆公子了,儒家才子,不一定非要擅长诗词。有治国理政之能,方为真才!我听闻安国在行新政,据说是陆公子提出来的治国之良策,不知是真是假?”
陆正点了点头道:“在下是提过一些政策,具体他们如何施行,便不甚了解。”
二皇子目光灼灼道:“不知陆公子何时有空,关于治国良策,我想请教一二!”
安国变法一事,二皇子也是最近才知晓一点,尚不了解太多情况,便想要请教陆正是怎么回事,自己也好多学习学习,帮着自己的父皇理政。
蜀帝一点也不勤政,可以说是懒政了,他这个当儿子,是该为父分忧的。
陆正闻言,直接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这里面是我曾归纳的治国策,上交给安国朝廷的就是这个了,你拿去看便是。”
二皇子神情一愣,还有点不敢相信,“这,我可以看?”
他没想到陆正居然会把那些良策全拿出来,一点都不私藏的样子。
陆正笑了笑,说道:“为什么不能呢?圣人著书立说,把大道理都教给世人们,但不是谁都能学明白。这些治国之策同理,不是谁都能学会,也不是都能实现好的。殿下既然有心了解,在下自是不会小气,能有益于民之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二皇子心神震动,表情略显激动道:“我听闻公子在安国时为民不惜得罪大族,在楚救民而斩杀神明……大丈夫行于世,敢为人先,敢为民请命。我王明离,愿尊公子为先生!”
说话间,王明离也不管陆正答应不答应,直接郑重行了一个晚辈弟子礼。
一旁的王乾阳和九公主看得神情呆愣,一时脑子有点没有转过弯来,不知晓自家二哥为何有这么大的反应,怎么就直接要拜先生了?
九公主小嘴微张,愣愣不知道该说什么。
陆正见状还没有来得及阻止,王明离已经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