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双目圆瞪,看着躺在手术台上的双可儿:“她还没满十八岁吧?”
双可儿面色涨红,脸颊如同熟透了的苹果一般。
刘振出言解围:“这是病人自己的事情,你管这么多干嘛,做好你自己的,麻醉药别用过量了。”
“同样的错误,圣斗士不会犯两次!”
赵昌说了这话,见在场没人听得懂这个梗,无聊地开始给双可儿做硬脊膜外麻醉。
麻醉生效以后,刘振开始动刀子了。
事实上,他觉得双可儿喊肚子痛,可能是妊娠或者其他的并发症,而不是阑尾炎。
但刘振决定相信霍祛病的判断。
首先,刘振得找准切口。
因阑尾在妊娠期,会随着子宫逐渐增大而向上外侧偏移,所以他这个切口也需相应向上外偏移,而不能严格地找mcb——那样容易伤到双可儿的脏器。
然后就是一系列分解步骤了。
消毒,切口,寻找阑尾,处理系膜,保护阑尾和盲肠,荷包缝合,结扎阑尾根部。
七部做完,刘振额头上满是汗水。
不是体力消耗,是心力消耗。
虽然他有顶级的西医知识和最完善的经验,但亲身上阵,在手术室里主刀做一次完整的手术,还是第一次。
不要以为阑尾手术常见、相对简单就忽视了它。
这是医生最要不得的情绪。
要知道“中国外科手术之父”裘法祖曾经做阑尾手术,都做死过病人!
那是1940年,裘法祖还在施瓦本医院担任外科医师,他在做第三个阑尾切除手术时,发生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事。
病人是一位中年妇女,手术很成功,但是术后第五天,病人却突然死去。
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方面有什么问题,但导师说:“裘,这是一位4个小孩子的妈妈。”这句话让裘法祖记了一辈子。
同样让知道了这个事件的刘振铭记在心。
从听闻这个故事之后,刘振就一直引以为戒,更何况,顶级的西医模块赋予了他裘法祖的经验和知识,相当于刘振亲自经历了一遍那次的手术死亡。
从那一刻起,刘振就发誓,无论做任何手术,他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心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