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秦妈妈都不会有一句怨言,唯独不能忍受惜珍受伤害。
惜珍被秦妈妈哄了一会儿,心里好受了不少。如今也只有秦妈妈还会哄她,把她当做宋惜珍而非宸王殿下了。
“王爷,粥好了,您要现在用午膳吗?”门外有人问道。
“现在用吧。”惜珍起身。
“是。”
应声进来的是秦妈妈的女儿巧晴,比惜珍要大两岁,从小在她身边伺候,前几年跟平安成了亲。
惜珍现在身边跟着两个小厮,一个是原来伺候她大哥的富贵,另一个则是老王妃陪嫁张嬷嬷的儿子平安。
张嬷嬷为了儿子早就换了效忠的对象,这几年帮惜珍哄住了老王妃,省了她不少事情。
还有秦妈妈的儿子福寿,一直帮她管理府外的营生。惜珍身份特殊,身边能用敢用的,也就这几个人罢了。
看着手边的鱼片粥惜珍叹了一声,前面刚在老王妃那儿找了别扭,这刚吃了一半宫里又来人传旨。看来她这顿午膳,注定用不安生。
来传旨的是明帝身边的小太监砚台,说的话惜珍都听得懂,可是合在一起的意思,倒让她犯了迷糊。
给身边的富贵递了一个眼神,富贵机灵的将一袋银子塞进砚台的袖子里,说了几句讨巧的话哄得砚台眉开眼笑的。
惜珍道:“砚台公公,陛下这意思到底是……”
“别别别,王爷您唤我砚台就是了。”砚台陪着笑,说道:“陛下的意思在这旨意里都说清楚了,就是请您住到宫里,方便商讨政事。”
惜珍还是没想明白让她住到宫里的必要性,虚心讨教道:“我之前一直住在宫外,不也商讨的挺好的?”
“这个……”砚台眼珠一转,开始对着惜珍瞎扯,“王爷,如今朝中的局势您也知道,除了您之外陛下再没有可信任的人了。请您住到宫里,也是为了遇事能马上跟您商量,请您拿个主意。”
“这样啊。”惜珍不咸不淡的点点头,看着陪着笑的砚台,挑了挑眉头。
莫非小皇帝找不到正当的理由治她的罪,所以打算把她骗到宫里下黑手?!
不应该啊,她都露了这么多破绽了,他就不会自己抓一个吗?惜珍想不通。
不过看如今的情形,搬到宫里这件事她怕是逃不过了。
惜珍叹了口气,派人送砚台出府,自己回了院子命人收拾行李。
秦妈妈知道后想要跟着她一起进宫,被惜珍劝了几句,便同意留在府里帮她守着王府。毕竟这王府里就两位主子,她一走老王妃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幺蛾子,不防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