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科院和科工部特聘,
这么久时间,说什么工作也不进行,静等着实验室建设完成肯定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许多观众很快就逻辑闭环了,
在基本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顾神就已经在中科院展开了研究,后来发现了一些什么理论突破之后,就应用在了可控核聚变上,
结果可控核聚变难题迎刃而解。
这个逻辑置信度出奇的高。
甚至连中科院的院士和丁一,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他们的版本和观众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整个逻辑链条中,其实中科院的戏份并不多。
对于钫碎片的发现,他们中科院和科工部并没有参与。
唯一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的事件,应该就是前段时间,顾然和叶老见面。
见面之后,新的物理体系很快就强硬上马,
而紧接着不久之后,可控核聚变得一些想法就陆续出现了。
丁一思索着,越发确定了这件事。
如果细究可控核聚变突破的起点,别人可能都认为是顾然在清北大学参加答辩。
但他很清楚,顾然参加答辩,是因为和叶老见面之后,答辩不会产生什么新思路,但和叶老聊天是会的。
……
随着直播结束,
守在顾然直播间的丑国情报要员,也迅速的把信息进行了整理分发。
丑国科学院中,贝格尔和一些院士一遍又一遍的看着顾然的直播内容,琢磨着其中的信息。
自从华夏的可控核聚变消息甚嚣尘上之后,他们就已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并做出了一些相应的预案。
而现在看着顾然的直播,
好消息是通过这场直播,印证了他们的一些猜测,也让他们对华夏的新物理学体系构建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
坏消息是,他们似乎已经走了无数弯路。
按照之前解密的51区文件,他们的所有精力主要集中在该怎么对钫碎片进行利用上面,
而现在他们才意识到,他们似乎忽略了钫碎片最重要的价值。
而同时,
对于可控核聚变问题,丑国科学院基本上已经做出了初步的判断,
已经默认其是真实存在的。
而接下来丑国科学院要做的事情也逐渐清晰了下来,
贝格尔迅速的制定出了接下来整个西方科学界需要去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
其一,集中西方所有理论物理学有生力量,丑国科学界无偿公开钫碎片所有信息,去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