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在1958年3月1号起用。
当时只有一座小型候机楼,东边有一条2500米长的跑道,1965年开始扩建,成为我国首座能接纳大型喷气式客机的机场。
今天要去的就是首都国际机场。
没要多久方言坐车来到了华夏中医研究院。
这里去机场迎接的人员和车辆已经在门口集结了。
规模比自己想的要大的多。
去的是一个车队,里面有卫生部的领导,研究院的领导,并且还有电视台的记者团队,以及一些主要报社的记者。
车队里面主要有一部从公交公司调来的客车,待会儿在机场接到,然后就让专家们坐这一辆车。
记者也可以在车上对他们进行采访。
方言能够被选为接机成员之一,主要原因是他是真正发起人。
这是卫生部和研究院高层都知道的事儿。
今天一到研究院的时候,领导就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
接下来故宫博物馆要和华夏中医研究院,联合组织《御修医方类聚》的校验工作。
作为在中医古籍方面涉猎颇深的人,待会儿《御修医方类聚》书一到研究院做完官方的接收仪式后,就让他先去看看,确认下里面内容。
上头果然也是不太相信小日子能这么好心。
所以打算文物一下飞机,尽快就开始校验。
能够越早发现问题,就免得投入太多精力在里面。
这事儿方言当然求之不得。
就算是他们不说,方言也会想办法加入团队的。
接下来方言就准备等着出发。
然后发现原来《中药炮制学》编撰小组的人居然都被请过来了。
就连王玉川教授的四个学生都不例外,全都被喊了过来。
原来他们也被安排进了校验小组里。
因为《中药炮制学》这本书里面涉及到的古籍特别多,所以这些人在编撰期间,也因为方言的关系接触过很多的古籍资料。
京城里能够临时调集到的这类人才本来就少,还有一些还有医疗任务,只有方言他们小组这种现在还在研究院里发着工资,还没事儿干的,属于调来就可以用的人。
于是乎,就在这里方言他们小组,直接当场改成了校验小组,还是由方言担任组长,当然了古籍一共27000页,里面涉及颇广,不可能只有方言他们一个小组。
光是卫生部这边就安排了好几个,就别说故宫博物院那边了。
一共二十组人等待着。
方言他们属于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