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写道:
外敷方:净水银50克,大枫子仁50克,核桃仁50克。
制作方法:把大枫子仁跟核桃仁放在一起,将它们捣烂。接着把捣烂后的混合物放入乳钵之中,再往里面加入水银,持续研磨,直到看不到水银的银色颗粒为止,此时就制成了一种褐色的药膏。最后,把制成的药膏放在瓷质的器皿或者玻璃瓶里进行储存。
用药方法:使用药物的时候,拿出一小块这种药膏,用纱布包裹起来,通过挤压拧出里面的油,接着用带有药膏油的纱布轻轻擦拭患病的部位。每天擦拭几次,擦拭之后不要洗脸。
看到这个方子写了出来,站在方言后面的杨景翔露出一脸错愕的神色。
要不是方言写出来的,换做其他人写这个方子,他已经直接发出质疑了。
这明显就是一个偏方呀!
而且里面用了水银,这玩意儿毒性极大,风险极高,一般人玩不转。
这时候他又看到方言还继续写道:
大枫子仁具有祛风燥湿、攻毒杀虫的功效。在一些传统医学应用中,对于皮肤的疥癣、麻风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助于缓解酒糟鼻局部的炎症和感染情况。
核桃仁含有丰富的油脂等营养成分,有滋润肌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皮肤的干燥、粗糙等状况,对于酒糟鼻出现的皮肤不适有缓解作用。
净水银,即汞,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在过去曾有用于治疗皮肤病的记载,对酒糟鼻局部的细菌感染等有抑制作用,但汞的毒性极大,使用风险高,需小心谨慎。
写完后,方言还写了个备注:
“此方出自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黑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教授之手,于1932年《中医月刊》中记载。”
看到写完这个后,杨景翔这才反应过来。
高仲山他也知道,这位青年时期曾作为中医代表,参加抗议伪政权推行的废止旧医案法案的斗争,在报纸上明确和余云岫硬刚。
另外1937年创立“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并任会长。
著有《汉药丸散膏酒标准配本》,部分章节被收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他参与创办了黑龙江中医进修学校、牡丹江卫生学校、黑龙江省中医学校、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黑龙江中医学院等,是黑龙江中医高等教育事业的开创者。
但最有名的名头不是这些,而是民间给排的名号——黑龙江省“四大名医”之首!
老人家今年已经71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