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敏感度比一般的学生高多了。
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
方言心里明白,有些情况下,话说得适可而止,比一股脑把情绪全发泄出来效果要好得多。情绪发泄完了,大家往往觉得事情就算翻篇了。
但话说得恰到好处、留有余地,反而能让别人认真琢磨,激发大家自己去思考,进而更慎重地判断这件事。
接下来,方言重新回到正题,他把自己开方子时候的思考过程,又从头到尾的捋了一遍。
这个医案对于在场众人来说也是相当精彩啊!
方言明确患者病机为:“脾胃素虚、湿热毒邪残留、肝郁气滞、瘀血阻滞”。
准确抓住“本虚标实”的核心矛盾,将20年前的胃切除术、印度感染的湿热、长期焦虑导致的肝郁与反复出血的瘀血串联成完整的病理链条。
然后用精妙组方与矛盾平衡完美的用多靶点药物配伍,以四君子汤健脾固本为根基,柴胡疏肝散解肝郁,左金丸清肝和胃,三七和白及“止血不留瘀”,海螵蛸和煅瓦楞护膜制酸,形成攻补兼施的立体治疗网络。
老范当时就认为这个是教科书级别的一个医案。
现在经过方言讲解和,大家更是认为这绝对是经典。
方言矛盾处理的策略在止血与化瘀的平衡上,用三七粉冲服快速止血,同时以丹参、莪术活血通络,既止新血又化旧瘀,规避了单纯止血导致的“瘀血闭门”风险。
清湿热与护脾胃的博弈,在苦寒药黄连、黄芩与健脾药白术、茯苓间找到“黄金分割点”,既清除吻合口炎症,又避免损伤本已虚弱的脾胃功能。
刚才在方言讲解病人辨证的时候,大家认为精彩的是辨证,后面等到变成出来后,大家发现自己不管是怎么开药,都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
而这个患者很可能会顶不住。
但是方言就当着他们面,把这个看起来不太可能达成的目标,一步步的完成了。
如此快速的思考,就不是一般人能够达成的。
班上几个顶尖人才,看了过后一个个也都服气了。
李正吉认为自己来开药,应该可以想出一个类似的解法,但是时间耗费上绝对比方言久。
真怪不得人家能够当班长,能够到现在还保持百分百的治愈率。
这不光是他过目不忘,还有他思考的速度,还有临场的那份镇定。
这些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发挥。
等到方言讲完后,大家纷纷鼓起掌来。
就连班主任老刘都一样。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