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言回到自己的诊台,重新拿了个新的医案本子,这东西待会儿写好了要让他们自己带走的。
写好封皮后,方言对着他们问道:
“两位谁先来?”
朱同志看了看一旁的邓同志说道:
“老邓你先看。”
邓同志点头:
“好,我就不客气了。”
接着他就坐到了方言面前。
方言看着眼前这位,他就是之前自己说的那位遭受过两次核辐射的大佬。
他1924年六月出生在安徽怀宁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今年1978年4月份,也就是还不到五十四岁。
他从小就展现出很强的学习天赋,5岁开始在北平读小学,1940年前往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念完高中。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昆明文正中学和培文中学任教,后担任北大学物理系助教。
1948年秋,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仅用23个月就完成博士论文,于1950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年仅26岁,被称作“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同志谢绝了留在国外的丰厚待遇,毅然回国。
当年,他进入华夏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后面的故事之前就讲过了,在1979和1980他两次遭受到核辐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问题,1985年8月,情况严重选择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之后又进行了两次手术。
1986年4月,他强忍病痛与于同志合作完成了对核武器工程将来规划的《建议书》。
同年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享年62岁。
方言还记得,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曾公开表示,自己的偶像是这位,看到他便能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华夏脊梁。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称他为:
“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他在从事领导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有关《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并着手编写了《量子场论》和《群论》等教材,为后续国家培养土生土长的年轻科研人员,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今天见到这位,方言也忍不住有些心潮澎湃。
上辈子在教科书里,在电视剧电影里,在各种国防故事中,都有他的身影。
今天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