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朱光潜的孙子在上辈子,全都是从事的美术行业,其中朱永平和朱永春最是亮眼。
眼前这位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你叫什么名字?”方言对着小孩儿问道。
“朱永孝。”小孩儿回应道。
方言点了点头,看了朱光潜一眼,对方笑眯眯的看着,没有阻止的意思,大概本来也没想着要阻止。
方言于是对着朱永孝说道:
“那你把刚才我刚才说的三个穴位,简单的复述出来吗?”
朱永孝晃了晃眉心的银针,鼻尖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鼻涕,他掰着手指头数:
“第一个是合谷穴,在手上,像夹包子那样捏起来的地方!扎这里能让鼻子不塞,打不了喷嚏。”
他眼睛亮晶晶的,又戳了戳小臂上的孔最穴:
“这个叫孔最穴,在胳膊肘下面,像量尺子那样量七寸的地方!这里能通肺气。”
最后他指着印堂穴,手指在眉心画圈:“这个最好记!就在眉毛中间,扎这里的时候像被小蚂蚁咬了一下,然后鼻子就‘噗’地通了,像把堵在里面的棉花糖揪出来了!”
方言停下手里的筷子,说道:
“有点意思啊!虽然不是复述,但是已经有自己的理解了。”
果然不愧是教授的孙子,这脑瓜子确实好用哈。
“朱教授,你家看来也要出个医生了!”季羡林对着朱光潜笑着说道。
闻言,朱光潜笑着说道:
“哈哈哈,他要是有这个恒心就好了。”
“就怕是三分钟热度不持久。”
朱永孝说道:
“爷爷,我可以的!”
朱光潜说道:
“不要这么轻易做决定,要是真想学,回头你去把黄帝内经背下来试试。”
“黄帝内经是什么?学中医就要背这个?”朱永孝诧异道。
朱光潜指了指方言:
“你问问你方叔。”
朱永孝把目光移向方言。
方言对着朱永孝说道:
“这个《黄帝内经》是学中医的基础之一,想要学会中医就必须要把这本书背下来。”
“如果要成为一个好的中医,还不止要背《黄帝内经》还有其他不少的书,所以我说没有吃苦的精神和天赋,是没有办法学的。”
朱永孝说道:
“我可以把课本全背下来,黄帝内经也行。”
听到这话,一旁的季羡林说道:
“这么厉害?”
“那当然了!”朱永孝昂起头,一脸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