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点头:
“流,而且更严重了,走得远就流得多,我现在都垫着东西呢。”
方言脑子里快速的思考起来。
男人这个情况,现在有几种可能,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直肠肛管瘘,还有久痢。
方言盯着患者的眼睛,再次问道:
“您确定脓液是‘凭空流出来’的?走路时有没有感觉肛门有东西脱出?”
中年人愣了愣,挠了挠头:“脱出倒没有……就是走快了屁股发潮,得赶紧找地方坐下。”他突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对了方大夫,这脓看着像鼻涕,可擦纸上又有点发黏,有时候还带着点血丝,有人说我是肛瘘……”
“血丝?”方言追问,“是混在脓里,还是附着在脓表面?”
“好像……好像是脓里带点红丝,不多,但擦的时候能看见。”中年人回忆着,“还有啊,我这肚子其实不是不痛,是坠胀得厉害,尤其是吃完饭走几步,总觉得里有东西要掉出来,得用力夹着才行。”
方言一顿,突然想起什么:
“您1976年腹泻后,是不是经常肚子胀?吃油腻了就拉肚子,大便总不成形?”
“哎!是是是!”中年人眼睛一亮,“尤其是跑船时吃冷饭冷菜,回来准拉好几天,现在稍微吃点辣的就犯病,大便黏在马桶上冲不掉,有时候还能看见透明黏液……”他突然停住话头,脸色有些发白,“方大夫,这跟我屁股流脓有关系?”
方言没直接回答,反而问道:“您说的‘流脓’,是不是多在腹泻前后加重?比如拉肚子那几天,肛门坠胀和分泌物特别多?”
中年人猛地一拍大腿: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每次拉肚子后,下面就跟漏了似的,走路久了准流黏液,我一直以为是拉肚子把肛门拉坏了……”他越说越急,“可那黏液有时候是白的,有时候又带点红,到底是啥毛病啊?”
方言对着他说道:
“嘴张开我看看舌头。”
患者挺好的照做。
方言看完红,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倒了杯水递过去,语气放缓:
“您这不是肛瘘。”
刚才他看到患者舌淡胖、苔白腻。
现在已经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您还记得腹泻后怎么治好的吗?是不是用了消炎药,当时好了但后来反复?”
“是用了船上的抗生素,吃了两天就不拉了,可没过俩月又犯……”中年人看了一眼门口压低声,“方大夫,您直说吧,我这到底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