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后的家族,一切都是为了节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哪承想,父皇在他们还未奏请之时便下了如此圣旨。
此道圣旨一出,宗人府也没走理由以立太子为由呈报。
太子,皇帝立了,只是没告诉你你,太子的名字早就写好,放到正大光明的牌匾上,你们还想做些什么。
现如今,一切都充满未知性,即使明白自己的可能性最大,但只要事无定论,一切皆有可能。
踌躇片刻,下面的官员无一人敢发声,还是宁王的老师,如今的内阁大学士——李维之开口道:宁王殿下,此事还未定下,您心急什么。
听到李维之的话,宁王强忍着情绪道:老师,本王晓得,可……
“民间有一句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宁王殿下是正统,优势依然还在,此时若是吃相难看,难免引起陛下的不满。”
宁王长吁一口气,面色恢复平静。
李维之不仅仅是宁王的老师,同时也是内阁大学士。
内阁官员定大学士两名,均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两人,均为从一品;学士十人,均为从二品。
内阁大学士自定为正一品后,遂成为大顺朝最高的官员,犹如历代的宰相,地位极为尊崇。每一大学士均有殿阁头衔,如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
其实,以李维之的身份和年纪,他是没必要参与皇储之争。
崇明帝一年,那时的李维之还是户部侍郎,得皇后看中,请为宁王的老师,至此,李维之便与宁王有断不开的师徒关系。
况且,谁知道李维之有没有私心,就算不为自己,也得为自己的家族,亲人谋划一二。
李维之的话,宁王不敢不听,他不仅是宁王的老师,同时手握高权,话语权很高。
待宁王情绪回复,下面官员才稍缓过来,户部右侍郎恭敬道:恩师,接下来,咱们应该如何行事。
李维之思忖片刻,沉声道:做好本份的事便是了,朝廷自有法度,照律行事即可。
宁王皱着眉头,呢喃道:照律行事吗……
李维之点到即止,若是宁王朽木,自个也没必要搭进去,他的意思很简单,说直白点就是做事要有分寸,不要超出律法,不超出律法,自然就不会超出陛下的底线。
同时,他没有说另外一件事,也就是李维钧的奏折,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又称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地随丁起等,就是把政府所收的各类杂赋丁税银都摊入田亩(或田赋)之中统一征收。它是清代赋役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减轻了贫困无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