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大棚黄瓜(1 / 3)

气刚一回暖,王家村便像被投入热油的冷水,瞬间沸腾起来。

村里人都知道,今年要干的活儿比往年多得多,心头都憋着一股劲儿。

整个王家村的男女老少,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田间地头再也见不到磨洋工的身影。

都是土里刨食几十年的庄稼人,谁心里不明白?想要碗里的饭稠一些,身上的衣厚一点,就得舍得下力气,把汗珠子摔八瓣,实实在在干出来。日子要过好,全在这份心气和力气上。

王安平站在村头,望着忙碌的景象,心头感慨万千。若真论起来,普天之下,怕是没有比华夏的农民更朴实、更坚韧的族群了。

他们没有太多弯弯绕的心思,所求不过是一方能安身立命的田地,一日三餐能填饱肚皮。

这要求,微小得令人心酸。

然而,纵览几千年岁月长河,即便是这样卑微的祈求,又有几个朝代、几代君王,真能让这些躬耕于黄土之上的父老乡亲如愿以偿呢?

春天的脚步快得惊人,仿佛一夜之间,沉睡的山野就被泼洒上了浓稠的翠绿。

王安平派了村里半大的小子们,分头去邻近几个村子搜集葡萄枝条。

这活儿不难,乡里乡亲的,去人家院里剪些葡萄枝,主家多半不会拒绝——这玩意儿年年疯长,本就需得修剪,剪下来的枝条与其当柴烧,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搭建葡萄架这项技术活,王安平交给了村里的老篾匠王庆生负责,让他领着村里一帮手脚麻利、经验丰富的老娘们进山砍竹子。

王安平特意叮嘱过:这架子不能搭得太随便,得讲究个美观结实。

粗壮的毛竹做支柱,接口处要用火烤弯,巧妙地连接起来,横跨过村中的土路。

至于横在路面上方、用来悬挂葡萄藤蔓的网格,也要用细竹篾精心编织,形成整齐划一的几何图案。

既然要做,就尽量做漂亮些,无非是多花些功夫。反正葡萄移栽后也要时间生长,这事儿并不十分急迫。

费用自然由村集体承担。

王安平心里盘算过,其实花不了几个钱。

王庆生这样的手艺人,满工分一天算十三个工分,折合现金也不过三毛九分;跟着干活的女同志,多是上了些年纪的,按七个工分算,一天下来才二毛一分钱。

至于王信提议等冬天农闲时再铺设整齐石块路面的想法,王安平也认同,眼下春耕在即,劳力宝贵,确实不是平整路面的好时机。

大棚里的黄瓜藤蔓,一旦开了花,生长速度简直肉眼可见。昨天还顶着嫩黄小

最新小说: 快穿之名器女配 鉴宝:开局一双黄金瞳 从签到开始当千亿大佬 部落神厨 绝品医生 欢夜 开挂的男神从签到开始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王婿叶凡) 朱瑶玉 天命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