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高拱并没有欣喜若狂的感觉,而是,有着一些淡淡的忧伤……
高拱坐在椅子上,深深的叹了口气……
过往的种种争斗画面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有徐阶的谋略与算计,也有自己的不甘与反击……
可此刻,这一切都随着徐阶的死亡而变得模糊。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徐阶的厌恶,恨他处处与自己作对,阻碍自己的抱负施展。又有一份难以言说的钦佩,钦佩徐阶的隐忍与对涉社稷做出的贡献。
高拱闭上双眼,长叹一声,不知这漫长的争斗究竟是对是错……
或许,今日的徐阶,会是明日的高拱……
朝野沸腾,官员们纷纷上书,要求罢黜高拱,海瑞,蔡国熙的官职……
在这个紧张的时刻,皇帝陛下免了朝会。
虽然免了朝会,但高拱受到的攻击并没有因为减弱,甚至更加强烈了。
高拱的风评更加差了。
弹劾高拱的奏章,也如雪花一般飘向了皇帝的御案上。
刚开始都是全冲着高拱去的。
后来,也把海瑞,蔡国熙都给带上了。
他们评价高拱弄权,海瑞严苛,蔡国熙狠辣……
此三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致使无辜蒙冤,沆瀣一气,实乃酷吏之尤…………皆为祸乱朝堂之恶徒……其心叵测,其行可憎,实乃大明朝堂上的毒瘤,社稷之隐患。
恳请陛下明察,罢黜高拱之独断,惩戒海瑞之无情,严惩蔡国熙之狠辣,还朝堂清明,还天下公道,还功臣正义……
“高拱此人,权欲熏心,独断专行,全然不顾朝廷纲纪,肆意打压异己……”
“海瑞刚直有余,变通不足,执法严苛,不近人情,百姓苦不堪言,如此酷吏,如何能留……”
“蔡国熙手段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放纵刁民进徐府劫掠,辱骂前内阁首辅,如此行径,天理难容……”
“高拱、海瑞、蔡国熙,三人沆瀣一气,逼死徐阁老,他们的所作所为,令忠臣寒心,令功臣含冤,若不严惩,朝纲何在……”
为徐阶找寻公道的人越来越多。
声势越来越大。
不过,这其中三个人之中,高拱,当今陛下的老师,关系紧密,感情深厚,海瑞,太子殿下的老师,先帝认证大明第一利剑……
官员们虽然纷纷站出来想要为徐阶找回公道……罢黜高拱,海瑞,蔡国熙三人,却很难做到。
皇帝陛下一直冷处理……
不过,作为他的学生,张居正却显得很是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