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拳说道:“拜见英国公。”
李绩微微点了点头。
他的身上有国公爵位,因此寻常的官吏看到他,都需要主动向他行礼。
李绩朝一旁的署官挥了挥手道:“你先下去吧,让人上茶汤。”
“诺!”
等该署官走远后,李绩朝办公房伸手示意道。
“杜尚书,我们坐下再聊。”
“好。”
杜荷应了一声,随后迈着大步走进办公房内。
李绩脸上带着几分羡慕问道:“杜尚书,你今日怎么有闲情雅致来户部?”
“这几天你们工部大工动作频频,应该忙的不可开交吧?”
从辽东战场回来,他跟杜荷是在同一天升任,而杜荷带领的工部已经做了一点实事出来,而他管辖的吏部却没有动静。
这几天心如止水的李绩,心里竟然有些许的焦虑。
大家都平庸地好好地,可杜荷忽然表现突出,有了对比以后,就会显得他们其余五部尚书不思进取。
杜荷摆着手说道:“英国公说笑了,工部做的这点小事,和吏部相比不值一提。”
“倒是我在英国公最忙碌的时候,还前来打扰,耽误您处理政务。”
吏部作为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勋封等事务,以及主持科举考试。
而官吏的考核在十一月中旬进行,科举考试的报名也在十一月中旬。
因此每到年底的时候,也是吏部最忙碌的时候。
在他们说话间,方才过来通知李绩的中年官吏,亲自端着茶汤走了进来。
“李尚书、杜尚书请喝茶,晚一些下官再来添茶。”
中年官吏说完以后,脚步迅速地离开了办公房。
杜荷指着中年官吏离开的背影,好奇地问道:“英国公,不知这位是?”
李绩轻声说道:“他是于志宁的嫡长子于立政,现在担任吏部考功司员外郎一职。”
“当前科举考试,就是由他在负责。”
贞观时期的科举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因此这是一个官职品阶低,但是权力十分巨大的官职。
杜荷恍然大悟说道:“我就说这个官吏看起来十分面熟,没想到他竟然是于志宁的嫡长子!”
“陛下对于志宁倒是挺好,给他的嫡长子安排了这么一个好差事。”
说起来于志宁也是倒霉,他在李渊起兵之时就投奔秦王李世民,而且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原本拥有大好仕途的他,经过教废李承乾一事以后,最后竟然去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