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宽慰着说道。
“孙神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医部学士和副学士才是当务之急。”
“等他们学成以后,再去洛州、太原郡、齐州和扬州等地开设医学院,如此就能快速教授千万名医者!”
“一家医学院,一年撑死也就能教学数百人,可一百家医学院,一年最少也能教学数万人!”
当前医部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医部学士和副学士培养起来,有了这些基础的人才能够快速做大做强。
孙思邈听到杜荷这么一说,他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
虽然孙思邈在医术一道造诣颇高,但是他以前从未担任过一官半职,其思考的都是眼前的得失。
而杜荷身为工部尚书,考虑的是全局和长远的发展。
孙思邈点了点头道:“杜尚书,老夫全都听你的命令,你说怎么做老夫就怎么做!”
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动脑想医部司的筹建,还是研究医术比较简单。
原本这些事都不需要杜荷多动脑,寻常的郎中就能把事情办的明明白白。
奈何杜荷遇到孙思邈这个对官场毫无研究的人,再加上虞昶这个副官也是没有丝毫的头绪,所以这些事便全都落在他的头上。
杜荷撑着案几站起来,随后对孙思邈和虞昶说道。
“孙神医,这段时间你先完善好授课的医书,到时候本官会拿去给秘书监印刷。”
“虞侍郎,本官先拿医部司的架构给陛下审阅,没问题便开始招收员外郎、医部学士和副学士等人吧。”
等医部司的筹备彻底定下来,孙思邈负责医书和授课,而虞昶则负责招募填补医部司的人,杜荷则当甩手掌柜。
不然大小事都要他这个工部尚书去做,还要这帮下官干什么?
虞昶和孙思邈两人当即站起来,并朝一脸钦佩地朝杜荷行礼道。
“遵命!”
这几天他们基本都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医部司的筹建和发展,全都出于杜荷一人之手。
他们两人原本就对杜荷的能力很认可,经过这件事后他们两人对杜荷的崇拜,可以用五体投地来形容。
半刻钟后。
杜荷拿着一沓资料来到两仪殿,并且在里面待了足足一个多时辰,直到他口水都快说干这才从两仪殿走出来。
虽然李世民没有提出任何个人的想法,可他的问题比孙思邈和虞昶两人还要多。
就在杜荷走出两仪殿不久,跟前忽然传来一道年轻的声音。
“拜见杜尚书!”
杜荷抬头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