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战这个议题的人,他们看着杜荷的眼神充满各种复杂之色。
李世民深邃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划过,随后缓缓说道。
“诸位,对于长孙无忌和杜荷等人说的8种作战计划,大家看看选哪一种。”
“我们选定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将其完善,形成可执行的最终计划。”
沉默片刻。
高士廉站起来说道:“回陛下,臣赞成英国公李绩的作战计划,步步为营为主,还使奇谋快速突进。”
褚遂良紧随其后:“陛下,臣赞成长孙左仆射的作战计划,稳扎稳打,不怕动摇大唐根基。”
他们两人原本不支持这场战争,毕竟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力。
一旦大战打响,百姓便没办法继续休养生息。
奈何陛下和一众宰辅重臣,均有开疆土拓之心,他们两人根本阻止不了。
马周却说道:“臣认为既然要开拓西域,只有杜尚书的作战计划,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
“否则大唐连续征战十余年,国力会被拖垮,而且还会遭到这些国家的联合围攻。”
“除此以外,大唐打下的广袤疆域,最后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灾难。”
接着马周还引经据典,分析历朝历代处置异族的情况。
马周的看法和杜荷一致,认为这些异族只会暂时臣服中原王朝,以后会卷土重来。
一旦中原王朝势微,这些异族国力强大,那中原王朝就会有灭国的风险。
说到最后。
马周朗声道:“攻打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藩国,采取的是杜尚书不留俘虏的办法。”
“现在这些广袤的疆域,也彻底变成我们汉人的领土。”
等马周说完后,大殿内再次陷入安静。
通过这三人支持的不同作战计划,可见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他朝李恪和李治询问道。
“楚王,晋王,你们有何看法?”
随着李世民的话语落下,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李恪和李治两人身上。
陛下让他们两人来参加这等会议,本就已经不正常。
现在陛下还让他们发表看法,这就更耐人寻味。
李恪率先站起来应道:“回父皇,儿臣赞成英国公的作战计划。”
“我们开拓西域的前提,不应伤害他国之民,这才是礼仪之邦该有的样子。”
“如果徒增太多杀戮,恐怕会影响大唐的国运!”
英国公李绩作为楚王府长史,李恪自然要全力挺自己的王府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