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的和睦,其实内心里一点儿也不亲近。
反倒是四太太和周氏很投缘,姑嫂关系也融洽。
这会儿她要嫁女了,添妆自然也要厚上三分。
想着四太太也爱美,周氏特意找了春暖要两瓶面脂面膏。
周府四房,喜气洋洋,宾朋满坐,都在恭贺四太太嫁女。
周氏从马车上下来,四太太一眼就看到了她。
“姑奶奶,难怪等你这么久都没来,这是……哎呀,姑奶奶,你吃了什么神丹妙药怎么回春了一般,你这……”
四太太心直口快声音还大,拉着周氏上上下下看了一个遍,夸赞不已。
“四嫂,你还不知道吧,咱们家姑奶奶啊,福气大着呢,大公子医术了得,经营的百草堂为百姓称道;二公子进京准备将状元了;三公子更是得了御赐义商的头衔,人逢喜事精神爽,姑奶奶精气神自然比谁都好……”
周氏……自己在选择裙衫时都注意了不穿艳丽的怕抢了四太太的风头,没想到自己一出现就成了为了焦点。
也是,数百年来昌州经商的人家那么多,但却从来没有出现一个被皇上钦点御赐的义商。
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不管这些人是真心还是假意,总是会戴着各种面具来和她套近乎。
一时之间,周氏还忙得不亦乐乎,应付完这个应付那个。
“她姑,你这是有大福气啊,什么时候迁到京城去呀?”
冷不丁的,郑氏的声音传了过来,不冷不热。
外人听起来以为是真的关心,只有周氏知道,她是在嘲讽自己。
“搬不搬到京城也是要看我家老爷的意思。”
周氏就知道她是心里有病,有点羡慕嫉妒恨,又不甘心自己比她要好一些,所以才说这种话。
“要说吧,前几年我家老爷就说想举家迁到京城去,我寻思着,咱到了京城也没个依靠,就只有几个臭钱,铜臭味儿在京城不好使,与其在那地儿苟着不如在这儿生活得逍遥自在。”
周氏也不是省油的灯,话里话外就是不是我去不了京城,而是我不想去京城。
怎么着?
你要羡慕也好嫉妒也罢,那都是你的事儿。
“是啊,都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到了京城才会知道自己的选择有多重要。”周氏继续道:“想要去京城生活容易,能在京城生活得开心不容易,我们赵家周家的亲戚朋友都在昌州,我们去京城会牵肠挂肚。老太爷也不愿意去京城,他说他老了,落叶归根,就在这儿守一辈子了。”
周氏这么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