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能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若没有这些实打实的功绩傍身,就算李治身为帝王,一意孤行,想要立武媚娘为后,怕是也难成此事。
满朝文武的悠悠之口、根深蒂固的礼教观念,都将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
狄仁杰的意思已经再明确不过。
他点出陛下想法的同时,也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的赞成之意。
在他看来,陛下驾崩后,扶持天后上位,让其垂帘听政,是解决当前困局的最佳方案。
在汉朝,太后垂帘听政虽也时有发生,但那大多是出于无奈的情况,或是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政务。
或是皇帝突然驾崩,新君尚未成年,为了稳定局势,才由太后暂摄朝政。
哪像如今,陛下竟然要亲手扶持天后,这在许多守旧的大臣眼中,简直是违背祖制、大逆不道之举。
放在汉朝,按照旧例,先帝驾崩后,后妃若无子嗣,通常要陪葬,就算不陪葬,也会被幽禁在冷宫中,了此残生。
而如今,陛下不仅不打算让天后陪葬,还要将江山社稷托付于她,这怎能不让人震惊和反对?
“稚奴,你叫我一声四哥,我也不和你君臣相论,今天在这里,我和你论兄弟。”
李泰的声音突然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带着一丝压抑的愤怒和痛心。
他向前迈出一步,发出细微的声响。
李治原本虚弱地靠在龙榻上,听到这声呼唤,强撑着抬起头,目光望向李泰。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疲惫,有无奈,也有对往昔情谊的怀念。
李治轻轻点了点头,声音沙哑的说道:“是,四哥,你说。”
李泰看着病弱的李治,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但此刻,他更被一股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他觉得自己有义务阻止弟弟做出“错误”的决定。
“当年皇兄无嗣,膝下唯有一女儿,这才无奈兄终弟及。”
“在我们兄弟几个之中,也只有你适合当这个皇帝,而且没有谁能比你做得更好。”
李泰顿了顿,回忆起往事,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你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大唐在你的治理下日益昌盛。”
“今日之况,和当年多有相像,但是稚奴,国家还未到危急存亡之际。”
“放在历朝历代,如今的大唐都是春秋鼎盛,前无古人。”
李泰越说越激动,双手不自觉的握成拳头,“不管是谁接手,那都是一个强盛的王朝。”
“你上位后,我大唐扩地何止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