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一批社会青年进入企业……
文件很长,足足有七八页,主要目的就一个,国企要扩招。
将文件的精神讲完,几人看起来心情都十分沉重。
郑红旗道:香梅,你在抓工业,你说说,七百人的任务,能不能消化?
吴香梅翻着文件道:消化倒是不存在问题,只要劳动局和编办把编制批了,我们按比例分下去,只是七百人这么大的体量,我粗略算了一下,咱们县全部所有的国有企业的利润要被这七百人吃掉一半。如今原材料上涨,市场竞争加剧,还有少数企业现在也是维持在收支平衡或者轻微亏损的状态,这些人招进来,那么有些企业必然要回到吃老本的状态,你比如食品厂、土产公司和造纸厂,县里去年都已经开始给他们贴钱。
郑红旗知道,吴香梅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实,现在县里这么多企业里,真正盈利的县属国有企业,也就地毯总公司,化肥厂、农机公司、农资公司、纺织厂和高粱红酒厂。但这个时候就不是讲困难的时候了,郑红旗道:困难谁都有,国家也困难嘛。但总体来看,咱们县在地区算是条件好的。接着又道昌全,你之前组织过政策性考试,你说说。
魏昌全自从县委副书记的职务被拿下之后,也就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言了,几乎成了县委班子里的透明人。郑红旗觉得这样下去,魏昌全必定是完全颓废下去,如果不拉一把,这个人也就废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目前县委班子里,外地干部占比本就不多,虽然郑红旗倚重本地干部,但有些工作,必须外地干部做才能减少干扰,体现县委的权威,让魏昌全一起来开会也是一种必要的策略。
魏昌全正看文件看得出神,听到郑红旗叫自己,便用笔敲着笔记本道:书记啊,咱们全县现在才多少正式的工人,这不相当于五个人的饭十个人吃。这几年的形势总通过算好的,如果过几年,各地招商成立的民营企业成了规模,在市场上和国有企业贴身肉搏,国有企业难有胜算啊。这次国企扩招,最大的困难我看不在眼前,而是在五年甚至十年之后才会显现,毕竟这些年各个企业都还有些家底,流动的资金、厂房、设备、物资等资产可以吃几年,但是能不能撑到新世纪,我持悲观态度。
郑红旗的家属就在地区纺织厂,三千多人的大厂,一年的利润仅仅十七八万元,这样的企业哪里经得起市场的波动,所以魏昌全说的话,郑红旗是颇为认同的。心里认同,但作为县委书记,嘴上却不能认同。郑红旗道:昌全同志,过于悲观了嘛,咱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嘛,民营企业在发展,咱们国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