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不趁机作乱已经很不错了。
尤其是大宋占据了盐州之后,西夏夺回盐州,为了报复周围部落中投敌的行为,对盐州一带展开了屠杀。
这也是陈绍一到盐州,就能在盐池歃血,成为周围部落共主的原因。
血海深仇呢。
梁哆唛叹了口气,他没有想到,这次宋人如此能抗。
以前那些名满天下的相公来西北,也坚持不了这么久,谁知道如今这个太监宣帅这么有种,打了五年还不退。
童贯意志坚定,一门心思要建立战功,而且背后有皇帝支持,大宋以前那些统边的相公,谁有他圣眷隆?
西夏惹到他,也可以说踢到铁板了
短期交锋可能还可以仗着夏兵的战斗力,以及战马的储备多,多多少少占点便宜。
进入这种持久战,比拼国力,西夏就彻底现了原形了。
他们耗不起
连续五年持续不断的战争,早就耗光了西夏的家底。而大宋呢,他们甚至只需要把省下来的岁币,用在前线,就差不多了。
在大宋挺过这口气之后,好像慢慢变得不对劲起来。
——
宋军大营内。
陈绍很有耐心,他原本也没有想到童贯这么给力。
宣抚司下令,让横山另一侧的各个堡寨,全都支援陈绍攻击洪州。
事后重重有赏,凡是出兵的,当月粮草补齐,打破洪州之后,均分战利品。
童宣帅让大家去拼命,他自己在后面捡漏,大家可能阳奉阴违地不理会他;
童宣帅让大家去痛打落水狗,捞功劳,还不是人人争先!
于是乎,横山另一侧的大小堡寨、城池,凡是有兵马的,全都把攻城器械拆了,散装带着去进攻洪州。
打下洪州,对他们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此西夏失去了跳板。
自己面对的威胁大大减小,不再是顶在第一线了。
真要是有西夏人卷土重来,有洪州顶在前面,他们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准备。
距离太远捞不着吃肉的东边诸寨,则热切地盼望着陈绍赶紧拿下洪州,来打龙州。
营寨内,陈绍勒马而立,腰板儿挺得笔直,傲然地看着远处的洪州城。洪州城戒备确实森严,准备不可谓不充分,但是城墙和护城壕并不算十分险峻的洪州城。
它太靠近大宋了,这让它成为进攻和防守的核心,进攻的时候,自然觉得洪州千好万好,可以直插大宋鄜延路。
但守御此城,让那些更习惯策骏马,挎良弓,沙场驰骋,挥刀杀敌,而不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