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窈不解:“这……”刚才谢珣付账的时候她也看见了,一碗面不贵,但足够切一小块肉了,百姓舍得花这钱却吃不到相应的美味,按理说来应当不悦,但此处依旧生意火爆,实在是费解。
谢珣道:“我不是说了嘛,来看了之后你便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又领着姜舒窈往码头方向去,在码头干活全靠力气,晌午必须得吃好才有劲儿。所以这里的人更舍得花钱,一般都是一碗饭配炖肉,或者干馍配鱼汤。
码头处不缺鱼,鱼汤不贵,但喝起来有股子土腥味,只喝了一口姜舒窈便不愿再喝了。
谢珣又要了碗炖肉,分量不少,但味道依旧平平,大抵是放了姜蒜,肉的腥味不太重。炖肉放了酱油,但酱油没发酵好,味道很一般,炖出来的肉也好不到哪去,即使这样,这也是此处算得上精致的吃食了。
姜舒窈隐有所悟,难怪谢珣让她不必专注用低廉食材做菜,因为哪怕是最普通的肉,平民百姓也处理不好。
她这才意识到,这可是铁锅才发明不久的时代,即使是上层人吃食也算不得精细,别说百姓了。
难怪葛清书连个汉堡也要劝她在食肆售卖,实在是这里的人做饭手法单一,哪怕基建跟上了,饮食却没发展起来。
姜舒窈道:“我懂了,走吧,咱们回去,我有好多好多想法。”
谢珣又被她逗笑,两人回府,路上买了两个馒头垫垫肚子。
回到襄阳伯府,饭点已过。
姜舒窈在哪都自在,钻进大厨房寻摸了一圈,想着今日吃到的炖肉,心念一动。
正巧案板上悬着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拿来做红烧肉再好不过了。
五花肉的皮是精华,一定得留下,炖好的五花肉皮的那一层胶糯黏糊,入口醇厚。
将五花肉切方方正正的麻将牌形状,大小得合适,大了吃起来不入味,且炖不酥烂,小了又少了那种一口塞下满嘴肉香的满足感。
切完后腌制去腥,再热锅烧油,爆香姜片大蒜花椒八角,倒入五花肉翻炒,转入砂锅中,加白酒、酱油、冰糖,慢慢炖煮半个时辰。
待到揭盖时,满屋子都是香浓的肉香味。
出锅的红烧肉极酥嫩,码好后整齐方正,个个晶莹剔透,如玉一般色泽莹润。
把午时剩下的米饭热一热,一荤一饭,足矣。
姜舒窈让丫鬟把谢珣唤来,两人对坐,中央摆着一盘香喷喷的红烧肉,色泽棕红,亮而不油,糖色均匀。
谢珣第一次见这么好看的五花肉,不禁感叹,待到用筷子夹住肉时,更是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