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对付骑兵之物(1 / 1)

“北荒蛮族,狼子野心,屡犯边关,劫掠屠戮,实乃我大昌心腹之患!”

“皇兄早欲犁庭扫穴,永绝后患!”赵王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

“然则,朝堂之上,反对出兵之声甚嚣尘上,其根源,无非是‘钱粮’二字!”

户部库银空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有些蠹虫,只盯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畏战如虎!若非如此掣肘,何至于让那些蛮夷猖狂至今?”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江云,语气陡然一转,带着一种近乎直白的暗示。

“如今,有了这雪盐之利!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皇兄便可绕过那扯皮的户部,绕过那些聒噪的朝臣,将刀锋,直指北荒!”

江云心头剧震。

赵王这话,信息量太大!皇帝要用“小金库”打仗?

这等于直接架空了户部!王家主可是户部侍郎,负责操办此事,可见皇上对其信任之深,简直令人咋舌!

这已不仅是生意,而是卷入了帝国最高层的权力博弈!

“江小友,”赵王的声音将江云从惊涛骇浪般的思绪中拉回,“你既献上雪盐之法,便是心向朝廷。”

“本王视你为友,今日便想听听,你对此番出兵北荒……是何看法?该打,还是不该打?”他抛出的问题,重若千钧!

江云顿感压力如山,这是他一个赘婿能够讨论的吗?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拱手沉声道:“王爷垂询,小子惶恐。然,既蒙王爷信重,小子斗胆直言——北荒,必须打!而且要狠狠地打!”

“哦?”赵王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精光爆射,“江小友此话何解?”

“王爷明鉴!”江云思路渐清,言辞也带上了力量,“朝中反战者,无非权衡‘利’字,算盘珠子拨得山响,言称劳师远征得不偿失。”

“然,国之大义,岂能用利益来衡量?边境百姓之血泪,家国之尊严,岂是银钱可赎?”

他顿了顿,声音更显冷厉:“北荒蛮族,畏威而不怀德!如豺狼之性,你退一尺,他进一丈!”

“唯有以雷霆之威,断其爪牙,碎其筋骨,将其彻底打痛、打怕、打残!使其闻我大昌之名而股栗,方可得数十年太平!否则,今日小胜,明日复来,永无宁日!”

“好!好一个‘畏威而不怀德’!‘打痛打怕打残’!深得吾心!”赵王抚掌,眼中激赏之色更浓,“皇兄亦言,此战,非为一时之胜,乃求数十年之安!”

江云见赵王首肯,心中稍定,但话锋却一转:“王爷,恕小子直言。欲求‘数十年之安’,或有可能。”

“然‘百年太平’……恐非一战之功。草原如野草,春风吹又生。蛮族今日蛰伏,只因我强。他日若我朝有变,其必卷土重来,此乃千古循环!”

王世文在一旁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赵王脸上笑容微敛,目光却更加深邃:“哦?小友既知此乃循环,可有……破局之法?”他问得极其认真,显然江云已触动了他心中更深层的忧虑。

江云心头一跳,打了个哈哈,露出一丝惶恐:“王爷真是折煞小子了!小子不过乡野草民,偶读几本闲书,哪敢妄言破此千古困局?” 他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回答,

“不过,”江云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更实际的方向,“王爷,若真要与北荒开战,小子斗胆问一句,我大昌与蛮族,在沙场之上,长短优劣究竟如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赵王神色瞬间变得极其凝重,眉头紧锁:“蛮族生于马背,长于骑射,其孩童能开弓,妇人可驭马!战马膘肥体壮,耐力速度远胜我中原马匹。”

“草原辽阔无垠,正是骑兵驰骋之绝地!我大昌……”他重重一叹,带着深深的不甘。

“步卒虽强,结阵可挡千军,然机动性远逊!骑兵数量本就不足,马匹质量、骑卒技艺,皆逊色一筹。”

雅间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骑兵劣势,是冰冷的现实,是无法回避的巨大阴影。

江云沉吟片刻,试探性地问道:“王爷,军中之兵器,除刀枪弓弩外,可有……火器?”

“火器?”赵王与王世文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困惑和一丝茫然,显然,他们都不知道火器。

江云心中了然:果然,这个时代的火器还没有发展出来。自己虽有超越时代的知识,但火药配方、稳定性和大规模制造工艺绝非一蹴而就。

他按下心中关于火器的念头,将注意力转向现有技术。

“原来如此。小子孤陋寡闻了。那不知如今我军中将士所用刀枪盔甲,与北荒蛮族相比,质地如何?”

说到此处,赵王杨羽一直紧绷的脊背忽然挺直了几分,脸上那份战场劣势带来的阴霾被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取代,甚至隐隐带着一丝狂热。

王世文立刻会意,带着与有荣焉的语气道:“江兄有所不知!王爷不仅心系军国,于格物之道更是造诣精深!”

“有感于军中旧有铁器易折易钝,王爷亲自督率工部大匠,穷数年之功,革新了‘百炼法’!”

“如今锻造出的‘百炼钢’,其坚韧锋利,远非寻常铁器可比!此乃我大昌军国之重器!”

“百炼钢?”江云心中一动,这确实是冷兵器时代工艺的巅峰之一。

“此乃国之利器!不知军中兵卒,已能普遍配备此等神兵利器与坚固甲胄了吗?” 他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产能!

此言一出,赵王脸上那份刚升起的骄傲如同被冷水浇熄,瞬间黯淡下去,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沉重地叹息一声。

“百炼钢,百炼钢……其名便道尽了艰辛!需反复折叠锻打,千锤百炼,耗时耗力!一名熟练大匠,月余所得,不过堪堪装备一什长!其产量……杯水车薪!”

“如今唯有军中骁将及部分精锐亲卫,方能得享此利。欲要全军披坚执锐……难!难!难!” 三声“难”字,道尽了技术与生产力瓶颈下的巨大无奈。

江云心中了然,这与他预想一致。

同时,一个清晰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成型:要破骑兵,除了战略战术,更需要提升基础材料的产能和性能!

江云端起酒杯,并未豪饮,只是轻轻呷了一口。

他脸上不见丝毫面对强敌的凝重,反而浮现出一种近乎诡异的平静,甚至……一丝成竹在胸的淡然笑意。

放下酒杯,他清澈的目光迎向赵王焦灼而期待的视线。

“王爷,草原骑兵,来去如风,固然难当。然,天地万物,相生相克,岂有真正无敌之理?”

“小子不才,于格物小道略有涉猎,平日里爱琢磨些……‘奇技淫巧’。倒是有那么几个粗浅的想法,或许……”

他故意顿了顿,清晰地吐出后面几个字:“……可解这骑兵之困,至少,能让我大昌步卒,在野战中多几分抗衡之力,少流些儿郎之血。”

“哐当!”

赵王手中一直无意识把玩的酒杯,猛地脱手,重重砸在桌面上!

杯中残酒四溅!他却恍若未觉,猛地抬起头,那双眼眸此刻爆发出骇人的精光,死死钉在江云平静的脸上。

“江小友!你……此言当真?!”

江云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从容起身,深施一礼:“王爷,军国重器,岂能空口白话?此地亦非详谈之所。”

他目光扫过雅间:“小子斗胆,请王爷移步。明日辰时,小子在唐府扫榻恭候。届时,王爷正可宣读圣旨,让我唐府沐浴天恩,也好……”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让那些暗中窥伺、心怀叵测的宵小之辈,知晓圣眷何在,省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他微微一顿,看向赵王,笑容真诚而带着一丝深意。

“王爷亲临,正好一并品鉴品鉴小子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奇思妙想’,其内里究竟如何,有无可用之处,还需王爷这等行家,亲自掌眼评判!”

“哈哈哈哈!” 赵王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洪亮的大笑,他伸手指着江云,眼中充满了激赏,仿佛在说:“好你个江云!心思缜密,一箭数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