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利剑出鞘(1 / 1)

倭岛之上的战火,并未因距离而减弱分毫,反而如同被浇灌了猛火油的枯木,燃烧得愈发炽烈狂野。

各方势力在“银山金山”的诱惑下,早已杀红了眼,仇恨与贪婪交织,将整片土地化作了巨大的血肉磨盘。

村庄焚毁,田地荒芜,昔日稍具规模的城镇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而在这片混乱的背景下,一道道隐秘的航线,却如同输血的脉络,悄然维持着这场消耗战的强度。

大昌水师的主力战舰并未直接介入,而是化整为零,伪装成各式各样的船只。

高大的福船、广船披上破旧的渔网,悬挂上不起眼的商号旗帜,变成了往返于对马岛、琉球国的“商船”。

较小的艨艟、海鹘船则彻底扮作渔船,每日在靠近倭岛的海域撒网作业。

它们的船舱底层,藏着的不是货物与渔获,而是精心保养的刀枪剑戟、弓弩甲胄,以及为数不多但至关重要的粮草辎重。

宋洪源成了这些“幽灵船队”的总调度。他利用早年积累的航海经验和人脉,建立起数条隐蔽的补给线。

这些船只昼伏夜出,避开主要航道,在预设的荒僻海湾或岛屿与倭岛上某些势力进行交易。

交易过程迅捷而沉默,银钱或等价物易手,武器粮草卸下,随即船只便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返航时,这些船只则会沿途捕鱼。

巨大的渔网撒向富饶的海域,收获往往颇丰。

这些海鱼被迅速运回岸上,由沿海新建起的众多晒盐场和咸鱼腌制厂加工处理。

阳光下,一片片雪白的盐田闪烁着光芒。

工坊里,咸鱼特有的气味弥漫开来。

这些海产品不仅极大地补充了军需,更通过官府的渠道流入市场,为沿海百姓的餐桌增添了宝贵的肉食。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部分劳力转向军工、海运而可能出现的粮食压力。

然而,长时间的伪装作业和平淡的捕鱼生活,渐渐让一些水师士兵产生了懈怠和不满情绪。

他们本是经过严格训练、期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精锐,如今却日复一日地扮演着商贾渔夫的角色。

一次,几艘伪装渔船的士兵满载鱼获返航,正听到港口几个酸腐文人在指指点点,戏称他们为“东海捞鱼郎”,言语间颇多轻视。

一名年轻气盛的水手忍不住嘟囔:“呸!咱们是堂堂大昌水师,如今倒好,天天跟鱼虾打交道,让这帮穷酸嚼舌根子!”

这话引起了不少同伴的共鸣,抱怨声渐渐大了起来。

恰巧亲兵石头巡视经过,听到这些牢骚,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大步走到那群士兵面前,目光锐利如刀,厉声喝道:

“都给我住口!你们知道什么?!伯爷常教导我们,大昌的将士,穿上戎装是兵,脱下戎装是民!保家卫国是本职,为民谋利同样是功勋!”

他指着船舱里满登登的鱼获,声音洪亮:“看看这些鱼!它们能填饱多少百姓的肚子?”

“能让多少娃娃长得壮实?我们出海执行军务,顺道为父老乡亲带回来吃食,这丢人吗?这比砍几个倭寇的脑袋逊色吗?!”

石头环视一圈,见士兵们都低下了头,语气稍缓,但依旧铿锵:“别忘了,我们现在的每一网鱼,每一次‘交易’,都是为了将来更大胜利做的准备!”

“伯爷运筹帷幄,岂是你们能揣度的?再让我听到谁抱怨,军法从事!”

这次呵斥很快传到了江云耳中。他非但没有责怪石头,反而深以为然。

他意识到,光靠严苛的军法不足以长久维系士气,必须给军队注入灵魂和信念。他召集麾下将领,郑重提出:

“往后,各级将领需时常告诫士卒,我等身为大昌将士,首要之责乃是护卫社稷,安定黎民。”

“无论是执戈破敌,还是捕鱼晒盐,只要于国于民有利,便是分内之事,皆是荣耀!”

“要让他们明白,军队的力量源于百姓,最终也要服务于百姓。此理念,当植根于每名将士心中!”

于是,在日常操练和任务间隙,一种新的思想教育悄然展开。

将领们不再只强调勇猛杀敌,也开始讲述水师行动对稳定粮价、改善民生的意义。

渐渐地,士兵们的怨气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他们开始以“既能上阵杀敌,又能下海捕鱼”的双重身份为荣。

“太白兄,你这治军的想法还真是奇特啊,历来人们参军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说的好听点是保家卫国!”王世文说道。

大昌作为屹立东方的强大国家,真正的大战事很少,承平日久之后,军队也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血性。

一支没有信仰的军队是无法战无不胜的!

这是江云铭刻在骨子里的思想!

“王兄,如果军队的人都为了升官发财,那真的要冲杀向敌人的时候,他们还会有那个勇气吗?”

“只有树立起坚定的信仰,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他们才会义无反顾。而这,才是真正的军人。”江云说道。

对于江云的说法,王世文赞同点点头。

日子便在这样紧张而有序的备战中悄然流逝。

海鱼一船船运回,咸鱼一筐筐腌制而出。伪装船只依旧穿梭于风浪之中,将战争所需的养料精准投送到倭岛的伤口上。

直到这一日,数路潜伏在倭岛各方的探子几乎同时传回了最关键的情报——

倭岛主要大名的实力已在连年混战中消耗殆尽,精锐损失惨重,物资储备枯竭,民怨沸腾。

整个倭岛,已然元气大伤。

江云站在太仓军港的指挥高台上,手中握着那几份染着无形血迹的密报,目光扫过下方港湾里舳舻千里、帆樯如林的庞大舰队。

经过休整和补充,水师战舰焕然一新,炮口森然,士卒精神饱满,眼中燃烧着渴望战斗的火焰。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肃静的码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倭寇疲敝,内乱不止,此乃天赐良机!我大昌水师,利剑藏锋已久,今日,当出鞘矣!”

“传我将令!各舰按预定方案,集结启航!目标——倭岛!”

“此战,不仅要收复石见银山,更要一举荡平倭寇巢穴,扬我大昌国威,永绝东方之患!”

“出征!”

号角长鸣,战鼓擂动!

庞大的舰队如同苏醒的巨龙,缓缓驶出港口,迎着初升的朝阳,向着那片等待最终审判的土地,破浪前行!真正的征伐,终于拉开了序幕。